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综合篇 > 文章

刘汉元:新形势饲料养殖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时间:2014-09-27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新浪财经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 刘汉元:
  我们今天说的是国际玉米大会,探讨的是市场结构调整与原料风险管理,给的题目是“新形势下饲料及养殖企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玉米作为我们广义的粮食和饲料行业最主要的能量原料的来源,始终是我们饲料行业和广义的粮食,是人消费粮食的一个重要的参照,一个重要的食品原料。
  要说挑战和风险,首先我想跟大家一起交流的,最大的挑战在于政府的政策走向,最大的风险也在于政策的走向。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人们的记忆尽管有了互联网,我们可以随时查阅,但是我们的记忆还是那么容易健旺忘。有一个背景值得我们大家一起共同来回忆的是1998年我们开始的粮食行业的新形势下的“统购统销”,1998年朱镕基担任总理的时候,粮食在1998年下半年开始,类似的统购统销延续了三年以上。我们想一想,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我们的市场在做什么?我们的政府官员在做什么?我们国有粮储他们在做什么?相应的银行机构在做什么?实际上对我们今天也许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只不过当年的政策背景出台的时候,时机、历史时点和运气不太好,所以三年以后基本上以财政付出1000亿以上的损失,到处查虚假库存,而结束了那轮政策性的调控。
  而今天我们在讨论玉米政策的时候我们又看到一个“八年”,2008年开始的所谓的临储政策,金融危机一来了,国际粮价也低了,我们的农民感觉到要“伤农”了,所以我们来了一个临储政策。这个临时收储政策,临时但不短,运气特别好。我们国家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每年GDP增长基本上都在10%左右,甚至更高。农产品的消费量也与经济的形势差不多一样快速上升,玉米的消费一年再上新台阶,一年更比一年多。与之同时,由于2003年初,由于我们入市的时候,“内”面临国内粮食教训的思考;“外”面临国际上面,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农业强国对我们当时的入市政策的各种要求,有时候我们也觉得很苛刻的要求,最终我们政府放弃了对农业的一部分产品、一部分政策性的保护,形成了妥协,加快我们入市的进程。
  由于我们对大豆政策的放松,所以从2000年初开始,到2013年包括2014年上半年,我们的大豆进口一路高升,由于大量的大豆进口也支撑了我们养殖业过去快速的对我们蛋白原料的需要。所以养殖行业快速发展,农副产品价格就算在前几年通货膨胀,CPI相对较高的时候,农产品价格总体维持基本平衡,逐渐上升的这样一个态势。很大一部分上升的驱动内因是由于我们人工成本的上升,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逐渐平衡,从原来供过于求到供不应求的转变,导致我们人工成本的上升使我们的农产品价格跟随了过去十几年高速的发展,而没有表现出太明显的超过经济增长速度的增长,就是价格。
  由于腾出了不少的面积,加上我们国内玉米的种植相对来讲也成熟,因此我们的玉米和其他粮食作物过去十年,实现了我们大家骄傲说的“十年增”、“八年增”。年年都有增产,支撑了我们过去经济快速增长,消费明显上升,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供应和价格的基本稳定。
  从2008年到现在临储的这些政策运气好,之所以伴随着这样一些背景,玉米国内总产量的继续上升,大豆进口量的不断上升,腾出了土地空间,腾出了资源条件支撑了我们国内玉米的持续稳定增长,到目前就出现了今天发言专家讨论到的“最高的产量”、“最高的库存”、“最高的价格”,而且背离国际粮价总体行情而独秀一枝的情况。新一届政府无论是从原来大豆的经验,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教训。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面,好不容易我们抓住了玉米这样一个主要大粮食的主流品种,怎么样维持未来中国2亿3千万吨,2亿4千万吨,甚至可能2亿5千万吨以上的需求,立足于我们自己国内的生产能力来满足,所以我想这是我们决策者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个背景下面我们顺着这个政策思考下去,我们就会发现由于大豆的经验和教训,可能会促成我们的各级政府官员,各位决策领导他们会作出另外一个判断,因为一放开了,我们的大豆产量就从1600万吨萎缩到现在的1000-1200万吨,人们可能会想如果不放开,说不定我们中国人也生产了5000万吨大豆。在这种背景下面去形成和支撑玉米政策的走向,那一定是要使我们的种粮积极性和热情要获得这种支撑,这种思维背景、政策导向一定会占到过去我们两三年内决定这些政策走向时候的一个主流背景。但是如果像我们这样展望下去,稍微一分析,最高库存,最高粮价,国家如果何在这个时候把我们多余的粮食卖出去?国际市场上卖不出去,2000年的时候我们的玉米还倾销了一部分在国际市场上,每吨我们补贴300块钱、400块钱甚至600块钱,然后卖出去了,今天以我们国内玉米的品质和价格,补贴一半都卖不出去,那就只有内部消化。内部消化我们又面临最高的原料价格,最高的人工成本,相对低的生产效率,我们生产了可能全世界相对价格较高的鸡肉、牛肉、羊肉、猪肉,还有鱼肉,所以我们这部分间接转换产品的出口又会受到影响,这就是刚才我们前面谈到的淀粉产品的出口基本上会萎缩甚至全军覆没;酒精的出口毫无疑问也没有机会,因为2000多块钱一吨的玉米生产的任何酒精,除了少量的医用酒精,你也没有竞争能力;鸡肉出口俄罗斯都不太可能。在这种背景下面就会严重影响我们以玉米和粮食,它不仅仅是玉米,它会影响到所有粮食作物的参考基准价格,形成我们总体饲料投入品的成本上升,使我们生产和转化的产品进一步失去国际竞争能力。

上一篇:对规模化养殖的“定位”

下一篇:把握养殖业四大发展趋势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