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8-17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人民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提起胡先琴,新安镇十里村的人没有不佩服的,只有初中文化的她通过刻苦钻研,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养殖能人。靠科学养鸡,她不仅自己甩掉了贫困的帽子,还投入40万元,创办了“瓦岗养鸡示范基地”带领周边乡邻共同走上了致富之路。2013年3月,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性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领导小组授予“全国农村科技致富女能手”光荣称号。 眼前的胡先琴衣着朴素,留着干练的短发,长期的劳顿使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略大。说起自己的创业史,胡先琴打开了话匣子。“当初为摆脱贫困,我着实动了不少脑筋,也尝试了各种途径,后来在市场看见本地的鸡肉供不应求,每年得从外地运来大量肉鸡,我就萌生在家养殖肉鸡的想法。”起步阶段的胡先琴一没资金二没技术,虽说销路不愁,但她的养鸡规模始终上不来。后来十里村办起了农家书屋,胡先琴看见了出路。“那段时间,我每天的空余时间几乎都是在书屋里渡过的。”胡先琴告诉笔者,“书屋里有很多养殖方面的书籍,而我就专功肉鸡养殖这一块。”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之后,胡先琴就熟练地掌握了三黄鸡的科学饲养技术,由于饲料配方得当,消毒防疫做的好,她养的鸡始终比别人的成活率高,肉质也更鲜美,在十里村胡先琴养鸡渐渐出了名。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胡先琴投入重金新建鸡舍打算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时,2003年,一场禽流感风暴悄无声息得来到了。一时间,人们谈鸡色变。“当时市场上鸡肉几乎无人问津,我养的青脚麻鸡本来两个月时间就该出栏,但那一批鸡足足喂了4个多月,每天消耗2吨多的饲料不说,时间越长,鸡肉的口感也肯定会变差。”胡先琴说,“那会我急的嘴上起了泡,四处奔波为那批肉鸡找销路。”最后,她将这批鸡以市场价三分之一的价格处理给了蚌埠的一家企业,粗略算了一下,那一年,她养鸡亏了至少13万。 风波过后,胡先琴痛定思痛,看见了产品单一抗风险能力较低的弊端,政府各相关部门也纷纷来到她家,想要帮这位“养鸡大户”重整旗鼓。在妇联的帮助下,胡先琴申请了“财政贴息小额担保贷款”,重新引进一批鸡种,开始了肉鸡、蛋鸡“两条腿走路”的新养殖模式。随后县检验检疫部门又为她送来了新的疫苗,县农委和科技部门也多次上门,为她普及养殖的相关知识。凭着一股坚韧不拔的韧性和刻苦钻研的耐性,很快,胡先琴又成了蛋鸡养殖的高手,养殖场也逐渐恢复了元气。一晃十年过去了,如今的胡先琴已拥有一个装备了十条专业养鸡流水线的现代化养鸡场,长期保有蛋鸡一万六千余只。养殖场以出产鸡蛋为主,鸡肉为辅,定期会有人上门为鸡舍消毒,为鸡注射疫苗,胡先琴光靠养鸡年收入就超过20万元。 “我当初遇到困难,政府给了我无私的帮助,现在我走出了困境,一定要多回报社会”这是胡先琴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当听说自己的邻居邱寄斌也有意搞蛋鸡养殖时,胡先琴自告奋勇地当起了他的领路人。从建鸡舍、购鸡苗到配饲料、防病害,胡先琴将自己多年积攒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奉献了出来,并积极帮他跑市场、找销路,甚至在邱寄斌无力兑现客户订单时,胡先琴拿出自家鸡场的产品来帮助他解燃眉之急。在胡先琴的帮助下,邱寄斌的养殖场如今也做的顺风顺水,年收入早已突破十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在胡先琴“瓦岗养鸡示范基地”的带动下,如今十里村有20多户人家从事了养殖业,成了名副其实的养殖大村。 |
上一篇:龚俊强:“鸡蛋银行”引爆绿色狂潮
下一篇:“超人”李宁的多面人生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