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4-27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2 流行病学 2.1 易感动物 该病自然发病主要见于绵羊和山羊,但山羊发病较严重,引起体重下降,同时有品种间发病倾向性。绵羊偶有严重病例,黄牛、猪与发病的山羊同居不感染。 2.2 地理分布 根据OIE和FAO(1999)的公报,在位于大西洋和红海之间的大多数非洲国家证实已经感染PPR,感染的地区向北扩展到埃及,向南扩展到肯尼亚,向东扩展到加蓬。近年,PPR传播到在近东地区和阿拉伯半岛,包括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等10个国家和地区。现在,与我国接壤的南亚地区: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巴基斯担和阿富汗也暴发了PPR。 2.3 传播途径 该病在易感动物之间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的传播或间接的传播;容易在多雨的季节和干燥寒冷的季节多发。 3 发病机理 PPRV和其他麻疹病毒属的致病性相似,具有趋淋巴和趋上皮性。因此,它在动物体的淋巴组织和上皮组织中最容易复制,对这些组织的伤害也最为严重,呼吸道可能是病毒进入机体的门户,病毒通过呼吸道进入机体后,首先在咽喉、下颌淋巴结以及扁桃体复制,2~3 d形成病毒血症,随后的2~3 d首次出现临床症状。病毒血症导致病毒到达全身的淋巴器官脾脏、骨髓和胃肠道及呼吸系统的黏膜继续增殖[5]。 4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4.1 临床症状 根据临床症状PPR分为3个型: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温和型[6]。 4.1.1 最急性型 多见于幼龄羊,潜伏期仅有2 d,表现为体温升高(41~43 ℃),很快表现精神沉郁、被毛逆立、食饮欲减退或废绝,口腔和眼睛流出黏液性分泌物。疾病第一天可见便秘,紧接着非常快地出现水样腹泻,整个病程自出现体温升高到死亡不超过5~6 d,最急性型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死亡率可达100%。 4.1.2 急性型 与牛瘟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潜伏期3~4 d。初期,与最急性型表现相似,缺乏明显症状。表现为发热急,高达41℃ 以上,可持续3~5 d,发热1~2 d后,患病动物精神沉郁、食饮欲减退或废绝、鼻镜干燥,嘴和眼黏膜潮红,嘴唇、面颊内面和舌面上部因黏膜坏死而出现针尖大小的灰色区域,呈弥漫性分布。继而眼睛、鼻子和口腔分泌大量黏液并逐渐变成黄色脓性黏稠状。分泌物使上腭和眼下被毛潮湿,干燥后使眼睑黏连,堵塞鼻孔,导致呼吸困难,可出现眼炎,有的甚至失明。后期出现口腔黏膜充血、溃疡,覆盖白色的坏死组织被死亡的细胞覆盖,以至口腔黏膜完全被厚的干酪样物质附着。用手指在牙床和上腭轻轻摩擦,可采到含有病理组织碎片的有恶臭气味的物质。发病后期常出现出血性腹泻,开始时粪便变软,然后水便,有时含有内脏组织坏死碎片和血液。随之动物脱水、衰弱、呼吸困难、鼻孔开张,舌伸出,体温下降,眼球凹陷,常在发病后5~10 d脱水而死,咳嗽、胸部罗啰以及腹式呼吸也常发生,表现出肺炎症状[7]。一个常见的特点是,疾病的晚期在鼻、口周围有小结节形成,但确切的原因还不清楚 。 4.1.3 温和型 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轻微短暂的发热,有时可见眼睛和鼻腔流出大量的分泌物,并在鼻孔周围结痂。 4.2 病理变化 病变与牛瘟相似,眼部可见结膜炎,弥散性卡他性炎症。肠炎,胃肠道大面积坏死,糜烂性损伤从嘴延伸到瘤胃、网胃交接处;皱胃呈有规则、有轮廓的糜烂,刨面红色出血;小肠一般有中度损伤,呈现有限的出血性条纹;大肠、盲肠、结肠有小的红色出血点,时间稍长汇合在一起,呈现“斑马纹”样特征性线状条纹。支气管和肺脏出现干酪样病灶,肺脏表面、支气管黏膜等有出血点。所有上皮组织的多核巨细胞(合胞体)和淋巴结一样能够观察到感染,脾脏、扁桃体和淋巴结可见核固缩和核破裂导致淋巴细胞坏死。在舌唇和软腭出现包涵体,在肺炎肺泡腔出现合胞体细胞,支气管上皮细胞内出现胞浆包涵体,PPRV对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有特殊的亲和性,一般能在上皮细胞和多核巨细胞中形成具有特征性的嗜伊红胞浆包涵体。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坏死,具有诊断价值。 5 诊断方法 目前,已经研究出许多检测方法针对PPRV感染的诊断。这些方法包括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AGID)、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T)和病毒中和实验(VN)等。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已经研制出许多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也是近几年国外应用的主要检测方法,其中C-ELISA和PCR方法已经成为OIE规定的检测标准方法。 |
下一篇:禽流感疫情正式公布后的10年之路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