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3-21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长期以来,我国蛋鸡养殖进入门槛低,在养殖效益较好时,养殖量迅速扩张。有资料显示,近几年商品蛋鸡的饲养量估计在15亿只左右,在生产性能正常发挥的状态下,12亿只就可以满足需求。在2013年举行的第六届蛋鸡行业发展大会上,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李希荣曾表示,禽业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2012年,祖代蛋种鸡年平均存栏量48.22万套,比2011年增加7.18%。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杨宁对记者表示,种鸡产能过剩没有疑问,“祖代蛋种鸡有30万套就能满足生产需要,现在至少多了30%。” “去产能”已经成为蛋鸡养殖行业必须承受的转型之痛。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些风险投资、大集团等进入农业领域,蛋鸡养殖业也呈现出明显的产业整合趋势。 “但是,在大资本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小的养殖场户是否愿意退?”周宝贵对此存有疑问:“大资本有资金优势,扛得住;小户有成本优势,一有机会就会‘杀回来’。”他认为,在实际中,小户退出呈现胶着状态,“大户先上,小户后退;大户上得多,小户退得少”,在转型过渡期,产能非但没有减量,反而继续保持增量。 政府要在政策引导上下功夫 产能的调整,靠行业自身努力,还是要有政府影响?周宝贵认为,多与少的判断、调整本来就是企业的自然选择,政府的着力点是用政策有效地引导产业调整。 用政策引导蛋鸡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去年H7N9之后,各级政府对父母代、祖代规模种鸡企业以及规模以上养殖场给予补贴,这其实是一种政策导向,就是要对落后的产能选择性淘汰。”周宝贵建议,政府还应对新建养殖场在环保、规划、规模等方面提高标准,设立准入门槛。 支持鼓励蛋鸡品种自育。在峪口禽业2009年培育出“京红1号”和“京粉1号”两个蛋鸡配套系之前,我国祖代蛋种鸡市场进口品种占有率一直在65%以上。周宝贵说:“在本土选育的品种很大的优势是适应性强,国外引进的品种不一定能够适应中国的饲养环境。”他特别提出,抓食品安全根本要抓种,“畜禽体质好,少生病,用药自然就少了。”尽管2008年将蛋鸡新品种配套系选育纳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但杨宁认为,畜禽育种周期长,投入大,而目前国家对畜禽育种投入比种植业差得远,建议国家比照种植业加大支持力度。 与时俱进调整禽业配套政策。“长期以来,各方面对畜禽业的关注不够,一说农机就是拖拉机,一说种业就是种植业,畜牧业的机械化、品种选育等方面的政策也应受到重视。”周宝贵还提到,鸡只检疫方式、结果互认等规定过于僵化,应当根据养殖规模化、大流通的生产实际进行调整。 |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