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中医理论在“热点、难点”猪病防控中的启示与应用 杨磊1 侯永红1 陈涛1 王世新2 智艳丽3 (1.河南省畜牧局 2.长垣县科技中等专业学校 3.偃师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近几年我国生猪疫病日益复杂化,猪群健康及生产成绩有不断恶化趋势,在我国养猪业遭受惨痛打击的同时,也严重影响制约了国家“保增长、扩内需”的经济转型战略实施。猪病无疑也成为横在国家“保民生、保食品安全、推动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乃至我国养猪业有史以来最好的历史性发展良机面前最大的障碍!其中,“高死亡率奶猪腹泻病”、“蓝耳病、高热症”及“不分季节点发复发状口蹄疫”等,无疑是最为主要的“热点、难点”问题!笔者多年来通过在国学及中医理论指导下做了诸多探索与尝试,获得了良好实效,在此述以成文,以飨读者,希望广大养猪业同仁能够避免盲目西化,秉承“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为中用”之“五四精神”,重建信心,兼收并蓄,自主创新,共同探索中国式猪病防控的根本解决之道,为中国的伟大复兴贡献绵力!同时,权作抛砖引玉之举,由于自身水平有限,若有不到当或失误之处,欢迎养猪业同仁及有识之士批评指正。 防控猪病必须坚持“以猪为本”,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再认识猪。传统中兽医理论认为:猪为水寒之畜,性喜阴湿卑下之地。一般不易受“风寒湿邪”袭扰,一旦受虚邪贼风、暑热燥寒等外邪侵袭,则常兼“寒湿邪”致本气自病且病多沉重。此外,猪皮下脂肪肥厚,腠理紧密,汗腺不发达,一旦感受寒邪,表散驱逐较为困难,且极易化热并出现体温迅速升高。“开张邪路,邪祛体自安”是中医治病的重要原则,那么温肾健脾、保肝护肾、调肠通便及强心利尿使邪热得以从“二阴”大小便排出,就显得尤为重要。 “高死亡率奶猪腹泻病”防控反思: 1、在防控方向上,用药应该卫护机体的本气即脾肾阳气,选用健脾温肾类的中药(如“扶正解毒散”等)、保肝护肾调理胃肠道类的功能性添加剂(如“肝肾宝”、“热力宝”、“优酸”等),而不应该是苦寒攻伐类的抗生素或中药以免损伤机体自身阳气(免疫力),降低猪体抗御外邪的能力; 2、在防控时机上,应该“治未病”立足于种猪保健,而不是着眼于奶猪的治疗,应避免“见病治病”,应该系统辩证地看待问题,而不拘泥于传统的思路、经验与方法,才能防患于未然。在经验上,可以简单地认为“上吐下泻”是机体急性排毒的表现,“开张邪路给病邪以出路”是中医治病的重要原则,如何使“急性排毒”变为“可控的预防性缓排”,对于猪来说,促使病邪从“二阴”大小便预防性缓排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上,着眼于母猪的妊娠期预防性解毒排毒、调肠通便,也确实收到了防控奶猪腹泻的良好效果; 3、在管理上,应该高度重视规避复合霉菌毒素慢性中毒“底色病”危害母体正气,以避免出现机体本气虚损后外邪侵袭导致越来越复杂多变危害日剧的临床悲剧,把好饲料原料安全关。同时应高度重视适度的阳光、运动、粗饲等对猪群健康的重要意义,以及产房温控、湿控的重要性。 二、中医理论在“蓝耳病、高热症”防控中的启示与应用 “蓝耳病、高热症”主要表现在:PRRSV多与猪群共处稳态呈隐性感染的稳定状态。在夏秋之交、湿热天气及霉菌毒素危害严重等条件下多发;在引留种、转群等应激下多发。病猪多表现为恶寒喜暖,不欲饮,压堆,肌表紧张,呼吸困难;耳部、眼眶、奶头、会阴等末端软组织皮肤蓝青色;腹部皮下、腿关节、全肺、肾脏及流产胎儿与其脐带脐眼等组织水肿或严重出血等。 中医理论认为,PRRSV多与猪群共处稳态属于“伏邪”,邪伏三阴,易化虚化寒。夏秋之交属于长夏,长夏的主要气候特点是“湿”,湿邪粘滞困脾极易损伤脾阳,影响中气升降(胃气不降而不欲饮食、呕吐,胆气不降反逆易发“黄疸”贫血、消化不良;脾气不升气机不畅易腹胀、腹泻,水湿不运易水肿等)。人常不思扶正祛邪、健脾利湿、护卫脾阳肾阳之本气,反使用抗生素、清热解毒等苦寒攻伐之法,更兼复合霉菌毒素慢性中毒导致“肝肾同病”、“肝木克脾土”,使脾阳不固,湿从寒化损及肾阳,进而人为推动了病机由“太阴虚寒”向“少阴亡阳”的恶化! 中医理论认为,发热是机体正气抗击外邪的表现,“红皮症”高热不退是正邪交战难分高下的表现,人常盲目“见烧退烧”,以致损伤机体正气(阳气),出现“低温症”就是机体正气(阳气)严重虚损无力托邪外出的表现。西医常用激素类药物急救也是调动机体元阳,初用有效但再用失灵,会使机体元阳(正气之根)更加虚损。发病猪群“恶寒喜暖,不欲饮,压堆,肌表紧张”说明该病症是真寒假热,邪不外出。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司二阴”,“蓝色统称青色,青色入肝”,“蓝耳病”是“肝肾同病”的表现;“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金生肾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呼吸困难、喘促是“肺肾同病,伤及元阳”的表现;蓝耳病“皮下、肺、肾等多组织水肿”及主要继发的副猪嗜血杆菌——“多发性浆膜炎”等是机体水湿泛滥,肾阳温煦水液、脾阳运化水液、肺通调水道诸功能严重虚损的表现;严重出血“败血症”是肝血不藏,心血得不到肾水濡养而亢,同时又得不到脾(阳)气的统摄而溢出脉外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