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兽医战略 > 文章

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现状与建议

时间:2012-12-01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兽医导刊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三、红河州总体工作开展情况
    从2007年至今,总体上工作得到了迅猛进展,共计投入资金258.9万元,申领耳标在13个县市投入使用717.58万个,其中:猪645.37万个;牛34.45万个;羊37.75万个。移动智能识读器等设备投入共137万元,其中中央投入资金127.9万元,地方投入9.2万元,按年份分2007年4.65万元投两个试点县,2008年47.4万元投入11个县市,2009年70.9万元投入13个县市;2010年14.79万元投入13个县市,共计招标移动智能识读器380台,为福建新大陆生产票据打印机132台,智能IC卡785张,中国移动SIM卡309张,其中有部分已停机,移动智能识读器共注册307台,注册率为81%,其余73台备用。主要在免疫、检疫环节使用,目前已上传信息265万多次。
    四、主要工作经验
    (一)组织领导由畜牧兽医局主管,州动物卫生监督所具体实施。
    (二)建立全州基础信息及养殖基础数据按照农业部的安排及几次会议精神,于2007年4月就开始收集全州养殖基础数据。州、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通过动物耳标门户网站建立完善州、县、乡、村的机构、人员等基础信息数据。目前全州已有1个州级、13个县(市)级(包括县级卫生监督分设单位及合设机构)、134个乡录入了机构、人员等基础信息。年出栏1 000头的15个规模养猪场,也在县级建立了备案信息,并按月将数据信息上报中央数据库。
    (三)加强培训州级从2009年开始到今开展了多次培训,对13个县市级领导、业务人员的溯源业务及识读设备使用每年进行1~2次培训,共计人132次。
    (四)在免疫、检疫、监督的同时录入信息通过对县、乡、村人员层层培训,让他们熟悉、掌握了挂标及通过识读器信息录入的方法。从2007年起州、县、乡每年投入官方兽医787人,村协检人员1230人参与挂标、基础信息录入和免疫、产地检疫、屠宰检疫信息录入工作,到目前,共录入养殖户的基础信息5.8万条,戴标579483条、免疫2060858条、产地检疫9 467条、出县境检疫53 576条的信息录入,上传中央数据库。为信息查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五)开展各环节的监督检查按国家农业部的要求,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对猪、牛、羊配戴有二维码耳标,持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才能进入市场、屠宰场,准许流通。对不具备上述条件的,一律按《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动物处罚。保证了标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开展专项整治
    1.由州局兽医科和州动物卫生监督所抽调执法人员组成专项整治小组,各县市畜牧兽医局对辖区内的产地检疫申报点、生猪规模养殖场、散养户、牲畜交易市场、生猪定点屠宰厂进行监督检查。
    2.各县市畜牧兽医局清查2007年开展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以来的资金投入、耳标管理、溯源数据上报情况自查,专项整治小组在各县市自查的基础上进行督查。
    3.在专项整治检查组督查过程中,养殖、运输、销售、屠宰等环节未发现出栏牲畜不佩戴耳标,产地检
疫、屠宰检疫不查验耳标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也未发现倒卖、伪造、变造耳标的行为。对在产地检疫环节发现未佩戴耳标的牲畜,经补免、补检、补戴耳标后,才出具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未发现调运无耳标的生猪和经纪人花钱买耳标的事件,也未发现监督执法人员和其它有关责任人在牲畜耳标监管工作中有失职渎职行为。
    六、取得的作用和效果
    从2007年全省开展溯源工作以来,目前全州溯源工作进展正常,对免疫工作的数据管理、流通监督工作有一个可追溯的平台,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数据分析。在挂了二维码耳标的猪、牛、羊等动物,能通过识读器在出栏后的市场、运输、仓储等环节能准确的识读出动物的产地、免疫时间、疫苗种类、检疫记录等各种信息。在发生疫病时能及追溯到这个动物的来源,做到“早、快、严、小”控制疫情。对保证动物源性食品安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上一篇:霉菌为害畜牧业的“战术剖析”

下一篇: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