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区位优势。河北省环抱北京、天津大城市,优越的地理区位,为河北省的农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河北省内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也有利于农产品销售和流转。 3.1.3产业规模优势。2009年河北省蛋鸡存栏量3.49亿只,产蛋量385.2万吨。存栏1万只以上的蛋鸡场2981个,约有60%的鸡蛋产品销往外省。有雄厚的基础条件,并发展了华牧、华裕、河欣、大午等一批龙头企业,建有全国最大的金凤禽蛋交易市场。河北万雉园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河北金凯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三十余个鸡场被农业部(2010年)认定为标准化示范场。蛋鸡产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生产—销售体系,初步形成了种禽生产、饲料生产、蛋鸡养殖、禽蛋交易、禽蛋和白条鸡加工一条龙产业链。 3.1.4资源要素优势。河北省属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华北平原一部分,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照条件好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省内饲料工业较为发达,同时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农业劳动力2817.8万人,占农村人口的52.07%。优越的资源条件为蛋鸡产业的升级提供了有利保障。 3.1.5技术优势。目前,河北省已形成比较完备的蛋鸡养殖技术推广体系,各级畜牧技术推广部门和各乡镇畜牧兽医防疫站,对养鸡户实行送疫苗、送技术、送信息等服务,并对养殖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提供及时指导和帮助。“十一五”期间,河北省科学技术厅重大技术创新项目“蛋鸡规模化健康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针对河北省“小规模大群体”蛋鸡生产方式,围绕优质、安全主题,创新了适度规模养殖模式、蛋鸡健康养殖、鸡粪无害化处理、洁净蛋生产和全程质量控制等技术。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在河北的北方生产技术体系及保定、石家庄、邯郸、徐水综合试验站,开展了新品种培育、环境控制、营养调控、疾病防控、蛋品加工等研究,并进行技术培训、推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分阶段饲养管理技术、全价配合饲料技术、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环境控制技术、规模化养鸡生产工艺等一些先进的养鸡技术逐渐被养殖户认可和应用,产蛋量、饲料转化率、存活率等技术指标不断提高。 3.2蛋鸡产业发展的劣势 3.2.1设施简陋,管理粗放。鸡场布局不合理,雏鸡舍、青年鸡舍、产蛋鸡舍间距小,极易造成疫病交叉感染。养殖设施简陋,以开放式鸡舍和半开放式鸡舍为主,鸡舍环境难于控制,无法满足蛋鸡生产环境要求。人工喂料与机械喂料并存、人工清粪与机械清粪并存,生产工艺落后。生产过程中料、水、药、消毒等环节随意性较强,难于达到规范操作。同时,蛋鸡产业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利润空间缩小,难以吸引有技术的人员进入,在“小规模大群体”的养殖模式下,养殖人员中老人和妇女较多,未受过系统养殖技术的培训,养殖的方式方法依经验而行。原始粗放的管理模式限制了蛋鸡产业的发展,不利于蛋鸡产业升级。 3.2.2产品层次单一。河北省鸡蛋产品层次单一,缺乏深加工产品。无公害鸡蛋、绿色蛋、生态蛋:等特种蛋品牌少,知名度低。高DHA、富硒鸡蛋等保健功能蛋数量少。蛋产品主要以鲜蛋销售为主,蛋品加工业的发展滞后于蛋鸡产业发展。在蛋鸡产业发达的国家,鸡蛋除了以鲜蛋的形式销售外,大部分用于蛋品的深加工,如美国有60%、日本有50%以上的鸡蛋用于深加工。 蛋品深加工制品不仅能克服鲜蛋保存期短,运输难的问题,还能促进市场对蛋产品的需求。蛋品深加工业落后,则无法满足不同消费阶层消费群体的需要,缺乏市场竞争力,限制蛋鸡产业的升级速度。 3.2.3资源利用率低。河北省蛋鸡产业“小规模、大群体”的产业特征,导致产业对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的配置效率较低。小规模的生产方式,在劳动力使用、设备、房舍利用等方面,存在生产要素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一个饲养几千只鸡的蛋鸡饲养场,由于规模的限制,存在劳动力隐蔽失业问题,劳动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样其固定设备也处于未满负荷运转的状态,这些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下降。 3.2.4风险保障机制不完善。河北省蛋鸡产业缺少风险保障机制和利益权衡机制,生产风险由养殖户单独承担。同时,养殖农户获得市场信息的渠道闭塞,对市场信息反映不灵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不利于蛋鸡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基于以上分析,河北省应根据现有的产业基础发挥优势,认清蛋鸡产业升级的制约因素和威胁,利用有利的外部机遇转化劣势,减少威胁。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推动蛋鸡专业化、规模化养殖和建立健全蛋品深加工体系,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蛋鸡产业快速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