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牛羊业篇 > 文章

中国乳品标准可实行“阶段性调整”

时间:2012-10-22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北方牧业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7月4日消息,联合国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为牛奶三聚氰胺含量设定了新标准,今后每公斤液态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不得超过0.15毫克。目前我国关于三聚氰胺的标准是:婴儿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1毫克/千克,其他食品的限量为2.5毫克/千克。超联合国最新标准16倍之多。
    三聚氰胺标准只是中国诸多乳品标准的一个缩影,而联合国此次调整也再次引爆了中国乳品标准低于国际标准的话题,乳业标准是否应该调整?如何调整?会带来什么影响?
    奶农与消费者利益冲突是伪命题
    此前有质疑中国乳品标准的专家称,中国乳业现状之所以十分混乱,消费者深受其害,主要是由于中国的乳业标准被大乳企以及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等挟持,以至于难以调整,远远低于全球标准。相反的, 支持中国乳品标准的专家则认为,中国目前的标准是为了保护奶农,因为我国超过70%奶农都是散户,如果执行过严标准将害苦了他们。
    对于乳品企业来说,自然不愿意用过严的标准束缚自己,而乳品工业协会站在本行业的角度思考问题,为乳企说话,也是能够理解的。至于说中国的大乳企和工业协会是否有那么大的能量,能够左右一个行业的标准,则不得而知。此前频频爆出的奶农倒奶事件,未必全是由于质量问题导致,但乳品标准提高后,乳企在对散户收奶时条件自然会变得更加苛刻,这是不争的事实。
    通过分析,双方说的似乎都有道理,一方为消费者据理力争,一方为奶农声嘶力竭。奶农与消费者,究竟孰轻孰重?
    笔者认为,这本身是一个伪命题。消费者与奶农本身没有利益冲突,奶农的损失不是由消费者造成的,也不应该由消费者来买单。试问,按照现行标准,如果奶农的产品达标,奶农倒奶的现象就能避免吗?同样,中国乳品质量安全的关键也不是“更高标准”。提高中国的乳品标准,确实能够提升乳品的整体质量,但是未必能根治目前乳制品频发的质量问题。在奶源充足的情况下企业能货比三家,提高标准后,在奶源不足的情况下,企业是否会“饥不择食”?在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企业是否会隐瞒不报,仍存侥幸心理?
    比如近日,有消费者在微博中爆料,其购买的光明“优倍”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虽然光明乳业很快回应,承认部分产品因操作不慎,渗入清洗用碱水,并宣布召回全部相关产品,但仍然引起网民质疑:渗入异物的产品怎能当做合格产品安全出厂?这其中不仅反映了生产厂家的管理漏洞和对质量安全的轻视,同时也是厂家责任意识淡薄的体现。

上一篇: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下一篇:国家奶业系列扶持政策回顾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