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养禽业篇 > 文章

我国鸭养殖模式及环境控制现状和展望

时间:2012-07-13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中国家禽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养殖密度上升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还促进污水中蚊虫繁殖,加快蚊媒病毒的传播。这些病毒和病原等在细菌内毒索污染降低鸭免疫力时,很容易造成疫病暴发。2010年危害我国中东部多个省份的鸭出血性卵巢炎,很可能就是“鸭一鱼”模式养殖场过高的养殖密度和环境污染导致的。

    因此,需要适当限制传统“鸭-鱼”生产模式中的养鸭数量和密度。理想的水面载鸭密度不超过每公顷4500只,并通过应用益生菌制剂和向水体定期施用光合细菌制剂,以吸收水体的NP营养物质降低有害菌的滋长。在水面上安装增氧机则可以更好地确保水体清洁。也有一些操作则是在水面上加装类似网床的“漏缝地板”,使鸭粪便进入一个水面区域被鱼采食,而鸭子则进入一个清洁水域活动,达到鸭的生态养殖。

    2.2  “稻-鸭”共作生产

    “稻-鸭”共作由水面养鸭演变而来并在近年从日本传入我国,在我国南方很多水稻种植区域都进行了试验并有一些推广。这种模式充分运用了稻鸭共生的原理,利用鸭捕食稻田内的杂草、害虫和虾螺等;另外鸭子的活动可以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增加土壤、水层中养分,透风透气利于秧苗生长;鸭粪则又是水稻生长所需的肥料。

    “稻-鸭”共作生产模式所需的鸭舍设施极为简单,只需在田边建-简易棚舍和料槽,供鸭群休息、过夜及采食。同时在稻田四周围上一塑料网或栏栅,使鸭子在围网内部的稻田之中生活生产。在实际生产操作中,按每公顷225300只鸭的标准将710日龄的雏鸭放入稻田,鸭于白天被放出到田中觅食,夜晚回到棚舍补饲。

    “稻-鸭”共作生产的投资很小,鸭的成活率也很高,一般可以达到98%以上。同时“稻-鸭”共作生产中不用化肥和农药,生产的稻米被誉为绿色有机大米而在市场上被追捧并获得良好的经济价值。然而“稻-鸭”共作的推广规模仍然很小,在整个养鸭产业中比重很低,目前所见都利用生长较慢体型较小的地方鸭品种而不是快大型的樱桃谷品种。此种生产方式也仅适用于南方水田多的地区,而且受到稻田插秧、收割的影响,不能进行全年性生产。

    2.3  人工水池养鸭

    由于养殖规模的扩大以及养殖网点的增多,利用公共水域的养鸭生产不可避免地对公共水域产生污染,不断受到公众和环保的压力,许多地方已经禁止此种生产做法。业界的对策是建造与公共水域相分离的鸭舍养鸭,同时为了保护鸭福利和健康,建造人工水池和水源供鸭活动。为了减少鸭对池中脏水的摄入,往往将饮水通过饮水槽后再流人人工水池这种养殖方式用水量较少且建造和生产操作均方便,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些鸭场还建造了专门处理污水的设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或者将人工水池养鸭场建在农田之间,使脏污水可以进入农田或人工湿地灌溉作物。对于人工水池面积较小而池水易受有害菌污染的问题,须通过经常换水以控制细菌和内毒素污染,在炎热的夏季须每日更换池水,同时注意控制养殖密度,否则将严重降低鸭生产性能甚至造成鸭发病。

    2.4  高床架养

    高床架养是近年来逐步探索成功的养鸭新技术,其主要目的是将鸭养殖于漏缝地板之上以使鸭能够与充满肠道有害细菌的粪便脱离接触,从而使鸭免除病原菌及毒素等的危害,保持鸭的健康和生产性能,还是某些地区养鸭业解决垫料紧缺的一种针对性措施。该做法是在鱼塘水面上或地面上建造一个高度约为50100cm甚至更高的“架床”或漏缝地板鸭栏,供鸭活动、采食和栖息,鸭排泄的粪便则通过漏缝地板落在地面人工清走或进入水体供鱼类利用。生产上还往往将此种鸭舍商接建于农田之间,以便将鸭粪便用作农作物的肥料。最近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电表水,作为水禽的鸭如果能获得足够的水浸泡洗浴,将能很好改善其增重、外表清洁度和行走轻松度。这也促使人们在高床架养时建造人工水池供鸭活动,水池可以建在地面或与漏缝地板等高,或简单地在网架上放置一个定时换水的镀锌铁浴盆“浴缸”。

    研究表明,网上养鸭可以提高鸭的成活率,降低饲料消耗,显著提高肉鸭增重率、出栏重和饲料转化率,经济效益也有显著的增加;还可以改善养鸭环境卫生,降低发病率,提高成活率、生长速度和产品质量。虽然网上平养建造成本明显比传统的地面平养高,但通过减少疾病发生和提高生产性能两方面所获得的收益能够很好地支付这一附加的成本。

    3旱养模式和鸭舍建造

    虽然北方不像南方水源充足,然而为了满足鸭子这一水禽天然的喜水习性,北方传统的养鸭也是养于水。如举世闻名的北京鸭,早期即养殖于北京附近的运河、护城河和玉泉山附近水源之上。伴随着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养鸭规模的增长和水源的稀缺,再加上北方的现代化养鸭更多地关注防寒保温以提高鸭子的抗病能力和生产性能,在北方更多地发展了封闭式旱养模式,以及由此种封闭模式演变而来、为了节省建造成本和达到某种抗病等功能的适用于南北方过度区域的其他模式。

    3.1  封闭式旱养

    完全的鸭旱养模式都将鸭关养在封闭的鸭舍内,并不释放到舍外。由于鸭饮水量大且粪便含水量高,为降低舍内湿度,一般通过舍内地面铺上厚垫料结合隧道式负压通风实现。料槽一般放置于舍内的厚垫料之上,也有应用自动链式饲喂器的,但是饮水区域需特别设计和建造。显示饮水区建在舍内一侧且高出地面20cm,并用水泥隔栏与垫料区域分隔。饮水区铺设塑料或金属漏网地板,下方为排水水沟以排出泄水。分隔饮水区的目的是保持舍内干燥及减少病原菌的滋生。鸭舍外仍然可以设立运动场,在实际生产中以及气温适宜时,鸭仍能够通过墙根上的小开口进出鸭舍活动。

上一篇:规模化肉鸡场经营与管理

下一篇:生态养鸡的经营模式与发展思路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