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兽医战略 > 文章

猪瘟病毒及其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时间:2009-05-25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网站 - 小 + 大

  摘 要:猪瘟(CSF)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传染病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非典型性和不明显型。急性CSF由强毒株引发,一般导致高发病率和死亡率,而弱毒病毒感染则表现不明显。由于疫苗的广泛应用,有效地控制了猪瘟的大流行,减少了急性死亡。但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临床症状不典型且病程变长的非典型性猪瘟(或慢性猪瘟)成为该病的主要发生形式,持续感染普遍存在,疫苗的预防效果明显下降,使猪瘟防制遇到了新的困难。以目前人类对猪瘟的认识水平,尚难以从分子水平解释这一新变化的成因,这是因为对猪瘟病毒致病机理及其分子基础的认识深度不够。就此,文章综述了猪瘟及猪瘟病毒研究进展,主要涉及CSFV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及其防控,希望能为猪瘟防控提供新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猪瘟;猪瘟病毒;致病机制;疫苗
  

  猪瘟早期称猪霍乱(Hog Cholera,HC),我国有人称之为烂肠瘟。欧洲称猪瘟为“古典猪瘟”,这主要是为了与非洲猪瘟区别而言[1] 。但目前为避免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 )的字首缩写词HCV相混淆,用经典猪瘟病毒(Cl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代替猪瘟病毒(Hog cholera virus,HCV)。经典猪瘟(CSF)为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传染病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非典型性和不明显型。急性CSF由强毒株引发,一般导致高发病率和死亡率,而弱毒病毒感染则表现不明显。由于疫苗的广泛应用,有效地控制了猪瘟的大流行,减少了急性死亡。但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临床症状不典型且病程变长的非典型性猪瘟(或慢性猪瘟)成为该病的主要发生形式,持续感染普遍存在,疫苗的预防效果明显下降,使猪瘟防制遇到了新的困难。以目前人类对猪瘟的认识水平,尚难以从分子水平解释这一新变化的成因,这是因为对猪瘟病毒致病机理及其分子基础的认识深度不够。就此,本文综述了猪瘟及猪瘟病毒研究进展,主要涉及CSFV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及其防控做以简单的综述,诚切希望能为防控猪瘟提供新的思路和对策。 
  1 CSFV粒子结构 
  CSFV粒子呈圆形,直径为40 nm~50 nm,核衣壳直径约29 nm,内部核心的直径约29 nm~30 nm具有脂蛋白膜。病毒表面有6 nm~8 nm类似穗样的突起,超薄切片中呈六角形可能具有20面对称性[1-2](图1)。 
  2 CSFV生物学特性 
  2.1 抗原性 
  多年来人们认为CSFV为单一抗原型,然而许多学者根据血清中和试验及单克隆抗体反应发现,CSFV的抗原性呈多样性而且比较复杂。用多克隆抗体作交叉中和试验,发现CSFV毒株之间抗原差异比较很大,除有双向交叉反应外,还有单向交叉反应[3]。CSFV抗原性与具有共同抗原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也存在很大差异。利用抗CSFV抗体和抗BVDV抗体做交叉中和试验,可把CSFV分为H型、B型和中间型[4](表1)。 
  2.2 病原性及病理特性 
  不同品种和年龄的猪对CSFV均易感,幼龄猪最为易感。CSFV主要在易感猪吞入污染物时经由口腔或咽部组织侵入宿主体内。实验感染时,病毒于接种后第3天出现在血液中,并于6 d~8 d达到最高峰。人工接种CSFV可使犊牛、绵羊、山羊或鹿发生无症状感染。家兔出现暂时性发热。 
  CSFV对中胚层组织特别是造血和血管具有特殊的亲和力。这些组织发生损伤,就是淋巴结肿大和全身出血的原因。CSFV感染引起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也减少,这是出血性变化的重要原因。因此,急性CSF突出的病理变化是小血管变性,导致肾、膀胱、皮肤和淋巴结出血和坏死。消化道内的淋巴组织坏死时伴有继发性细菌感染,成慢性猪瘟,则形成圆形隆起的纽扣样肿大[1]。 

上一篇:禽流感流行特点及其我国未来控制方略

下一篇: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研究进展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