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养猪,怎么个养法? 喂食配种等都由计算机控制,每天给猪听轻音乐 物联网技术养猪对隔离要求很高,记者不能进入猪舍,就到监控中心察看养猪情形。监控中心只有一人值班,去年进入公司的博士高勤学正在认真观察面前的液晶监视大屏,屏上有20多帧画面,每一帧画面上是不同猪舍的情况。 高勤学点开一帧画面,画面上10多只苗猪正躺着休息。小高说,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康乐”生猪生产的各个流程,从饲料加工到母猪发情、配种、分娩、保育、育肥及销售的各个环节。通过计算机控制,可对生猪进行有序饲料投放,合理控制生猪采食;适时控制猪舍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猪群密度;对异常现象进行警报处理等,全程智能化运行。 33岁的柏寿栅是南农大的博士,他是被记者从猪舍里喊出来的,因为猪舍有极其严格的要求,进去前他在隔离区洗了澡,按道理出来也要洗澡的,但被催得太急就暂时免了。小柏也是技术场长,2009年读博完成后就进了猪场。 博士生怎么会想到当猪倌养猪?小柏丝毫不以为忤,他说自己现在是将科研和实体有机统一,猪场就是他的科研所。他每天的最主要工作就是在猪舍观察、了解母猪的生产状况,特别是注意它们的疾病状况。一旦系统报警并显示到哪头母猪有情况,他就会立即介入调查、分析,找出病因,并采取注射疫苗、隔离、病原分离鉴定、群体抗体检测等相应措施。而每当一种新的猪病治好了,那是博士们最开心的时候。此外,博士们还有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每天早晨5点至7点、下午3点至5点间,每天两次给母猪们放轻音乐,而轻音乐也不是随便放放的,“一定要欢快,比如《采茶舞曲》就是放得最多的。”每当轻音乐响起,母猪们都会表现得很安静、很享受。“猪其实也是一种很可爱的动物!”小柏由衷地对记者说。 韩玉婷是南农大动物医学系今年的毕业生,今年7月才进入“康乐”。她现在公司研发中心负责猪的疫病检测等,进猪场已近半年时间,但她几乎不跟猪接触。她通常是通过远程监控系统看看猪舍里的猪,最多就是博士们从猪舍里将抽的猪血、猪粪便或者分泌物送过来。“进猪舍很麻烦的,因很多病人畜共患,进去出来都要洗澡换衣服。”小韩说,由于猪舍恒温、恒湿加上定期洗澡、体检,粪便和污水都能及时进入厌氧发酵系统,猪舍内气味很淡,“所以那些博士进去后到下班才出来也没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