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12-10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中国动物保健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长期以来,畜禽疾病一直是影响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安全质量的主要原因,预防、治疗、控制畜禽疾病就成为广大兽医工作者的主要工作。众所周知,对于发病的畜禽,确认病因是合理用药的前提,有了确切的诊断,方可了解病因,从而筛选对病原菌(毒)高度敏感的药物。许多基层兽医、养殖户和兽药经营者往往根据自身的经验,在动物发病时,不认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综合分析,就匆匆投药,治疗无效时,又频繁地更换药物,其结果是动物疾病得不到有效控制,还增加药费开支,甚至导致疾病传播。由于在对发病畜禽用药环节存在许多误区,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误区表现形式 在病因不明的情况下盲目用药 一些畜禽养殖大户和一部分乡镇兽医,在没有对动物疾病进行确诊的情况下,凭所谓的养殖经验或治疗经验或仅仅凭一知半解的理论知识,即对病畜禽用药治疗,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还有的地方兽医行医多年,从不搞动物剖检。他们一个共同的做法是,当发现治疗无效时,即频繁更换药物,所以有一部分患病畜禽确实是被治死的。他们对动物的一些病毒性疾病、真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往往没有识别能力,更谈不上对症下药。还有许多农户自充兽医,家中备有退烧药和抗菌药,遇上畜禽发病,则自己给动物打针用药,但当动物出现大批死亡时又慌了手脚,再去找兽医治疗。他们认为这样可以省钱,但许多情况下,造成的损失往往更大。 不明药物适应症用药 大多数畜禽养殖户和相当一部分基层兽医对兽药药理、动物病理及病原微生物特征,不甚明了或全然不知,他们不了解每种药物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具体表现在用抗菌药治疗病毒性疾病,用抗阳性菌的药治疗阴性菌引起的疾病。在农村,用青霉素治疗猪瘟、新城疫的大有人在。许多基层兽医常常凭自己的习惯用药,常用的用药模式是“安、青、地”,即安乃近+青霉素+地咪,当这不顶用时则胡乱用药,到头来治疗失败的占多数。 不懂得药物使用剂量和疗程 1.当前兽药市场比较混乱,许多兽药厂家在产品介绍上往往只讲疗效而不介绍成分,特别是许多中西合制的兽药更是如此,有的产品介绍上似乎一种产品能包医百病,并赫然称之为可5分钟退烧、8分钟见效。厂家的这种做法,一方面让广大养殖户和基层兽医摸不着头脑,更是在临床上起着误导的作用。在使用剂量上许多兽药产品都是按每千克体重来测算的,但大多没有标出上限量,这就为临床使用时导致药物中毒埋下隐患。大部分畜禽养殖户不会计算用药量,更有许多农户见一针打下去不见效,二针下去还不见效,则第三针使用加倍量乃至3倍量,这样往往由于药害作用加重了动物的病情或加快患畜的死亡。与此相反的作法是用药量不足,达不到治疗效果,还造成病原微生物抗药性产生,使得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其结果是相同的,既浪费了药费又未治好病。 2.所谓疗程是指用药物治疗的全过程,即针对具体病发生在具体动物身上,需要使用多大剂量,每天治疗几次,应连续治疗多少天,方可保证患畜完全康复而病不反复。但在基层,不按疗程用药的情况十分普遍。因为在农村,患畜打几天针(用几天药)不是由兽医说了算,是由畜禽养殖户说了算,许多情况下是养殖户自己在给患畜用药。有的农户见打1针~2针猪能吃食了,为省钱,第二天则不再用药,其实患猪的病并没有好,第三天猪又不吃食了,于是再打针、再吃食、再停止用药,这种反复折腾的后果是,本来能治愈的患畜死掉了,本来很小的损失变成较大损失乃至严重损失。 同样情况,有的基层兽医在疾病流行期(如猪流感、流行性腹泻、子猪大肠杆菌病等高发季节)往往顾此失彼,无法保证每个养殖户患畜的疗程;或是基层兽医自己对病的应有疗程掌握不准,均可导致治疗失败而给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 |
上一篇:养猪户使用抗生素的十个误区
下一篇:养禽用药须纠正九大误区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