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综合篇 > 文章

环保畜牧业发展的技术措施与健康养殖模式

时间:2009-11-15    点击: 次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导致畜牧业快速发展。近几年来,规模化、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快速成长起来,为满足市场需求和人民生活需要提供了保障。然而,由规模饲养引发的环境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畜禽粪便中大量的氮、磷、硫、铜等元素污染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水源,粪尿分解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污染了大气。据国家环保总局2000年对全国23个规模化畜禽养殖集中的省、市调查显示,我国1999年畜禽废弃物产生量约为19亿吨,是工业固体废物的2.4倍(我国工业当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为7.91亿吨)。畜禽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仅COD(化学需氧量)一项就达7118万吨,已远远超过工业和生活污水污染物的COD之和,环境压力已经成为制约畜牧业持续发展的瓶颈。2006年4月,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环境保护要与经济增长并重,要与经济发展同步。怎样从实际出发理清畜牧业发展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建设和谐社会,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旨在从养殖业粪污对环境的危害、营养调控与粪污处理降低污染程度、积极推进有效的环保畜牧业发展模式三方面对环保畜牧业的发展进行探讨。
  养殖场粪污对环境产生的严重危害使环保畜牧业发展成为必然
  如果我们能够有效控制养殖场粪污排放,对养殖场进行科学的生态规划设计,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还可以优化生态环境。然而,事实是集约化养殖场大量的粪便污水和有毒有害污染物集中排放在有限的土地上,这些超负荷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延长了生态恢复周期。据吴兴利等估算,一个万头猪场每年要排放3万吨粪尿,其中粪1.26万吨,尿1.74万吨,全年将向猪场周围排放107吨氮(相当于375吨尿素)和31吨磷(相当于375吨过磷酸钙),按最高水平施肥量计算,至少需要1300公顷~4000公顷农田。如此大量的粪尿排放量单纯依靠土壤等自然生态消化是不可能的,发展环保畜牧业势在必行。畜牧业产生的粪污对环境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水质下降 多数集约化养殖场的粪污未经处理,随意排放,使粪便中的氮磷及其他有毒有害成分,随污水或雨水进入地表水,进而通过土壤进入地下水。粪污中的有机质进入水体后,使水体变色、发黑,加速了底泥沉积,有机质分解的养分可能引起大量的藻类和杂草疯长,有机质的氧化能迅速消耗水中的氧,使水体溶解氧降低,引起部分水生生物死亡;此外,用有机质含量高的畜禽粪水灌溉稻田,易使禾苗疯长、倒伏,还会使稻谷晚熟或绝收;用于鱼塘或注入江河,会导致低等植物(如藻类)大量繁殖,威胁鱼类生长。据雷扬报道,由于畜禽粪便的大量流入,福建闽江流域有机污染物指标(如Cr、BODs、NH3-N和溶解氧等)已经严重超标,这种现象在全国其他地区亦不罕见。为了加大对水体污染的治理力度,2006年8月,我国资金投入总量最大的环境重大专项科研项目———“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已全面启动。
  空气质量下降 排出后的畜禽粪尿常混合在一起,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其中的含氮物质迅速降解,产生大量挥发性脂肪酸和氨。另外,在粪尿中还发现了80多种含氮化合物,其中二氧化氮、乙硫醇、甲硫醇、硫化氢等是产生恶臭的重要原因,这些有害气体散布到空气中,使空气的污浊度升高,降低了空气质量,严重时可对人的眼睛、皮肤等器官产生不良影响或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另外,畜禽粪便中散发的CH4、CO2和N2O气体还是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据报道,CH4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增温贡献大约为15%,而且在这15%的比率中,畜禽养殖业所排放的CH4量最大。
  导致疾病传播 粪便中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随污水排放,使环境中的病原种类增多。吴淑杭等人报道,禽畜养殖场排放的污水中,平均每ml中含有33万个大肠杆菌和69万个大肠球菌;每L沉淀池污水中含有高达190多个蛔虫卵和100多个毛首线虫卵。另外,粪便堆积使蚊蝇、病原菌和寄生虫大量繁殖,加快了人畜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蔓延。
  影响畜产品安全 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粪污,会导致畜禽生产环境的恶化,一方面直接影响畜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导致畜禽应激和疫病的发生。为防治疾病和净化环境而使用的各类药物使用量加大,使畜产品中的激素和药物残留问题日趋严重。
  营养调控与粪污的科学处理是环保畜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近年来,人们为促进环保畜牧业的发展,降低粪尿污染做了大量研究和实践,综合来看,主要在两个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通过营养调控降低畜禽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排出量;二是对畜禽粪污进行一系列无害化处理。
  通过营养调控降低畜禽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排出量
  1.饲料中使用合成氨基酸,降低粪尿中氮的排出量。
  粪尿中的含氮物质大量降解,产生具有恶臭味的物质,污染环境。其中的粪氮来源于未消化的氮、微生物氮和内源氮,占动物摄入总氮量的60%~80%;尿氮来源于已吸收未利用的氨基酸和氮。植物蛋白中氨基酸的组成,一般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在搭配使用各种饲料原料满足动物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需要的同时,往往造成其他氨基酸过量,日粮蛋白水平高于需要。动物自身不需要蛋白质,只需要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根据理想蛋白模式,在动物日粮中使用合成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等,可以降低饲料粗蛋白水平,提高日粮中氮的利用率,减少粪尿中氮的排出量。荷兰的一项研究将猪日粮粗蛋白从13.9%降至11%,同时添加某些合成氨基酸,猪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都没有下降,但氮排出量降低约30%。在0周龄~3周龄和4周龄~6周龄雏鸡的玉米—豆饼型日粮中分别添加0.1%的赖氨酸,同时粗蛋白水平降低3个百分点,不仅肉鸡的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有所改善,而且干物质、氮的排泄量分别降低7.84%~9.69%和22.49%~23.73%。
  2.饲料中使用植酸酶,降低粪尿中磷的排出量。
  畜禽植物性饲料中约75%的磷是植酸磷,其吸收利用率很低,大部分从粪尿中排出。畜禽粪肥中的氮磷比值大约是作物生长所需要氮磷比值的2倍,粪肥满足作物氮需要的同时,会使土壤中磷的含量增加,造成土壤的营养过剩和水体的富营养化,严重污染环境。植酸酶是可以将植酸水解为肌醇与磷酸的一类酶的总称,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释放出动物能够利用的磷,从而使原先经粪便排泄的磷被消化吸收利用,粪便中磷的排泄量减少30%~50%。更多的研究表明,在猪鸡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增加产蛋率,降低料肉比和料蛋比。使用植酸酶可提高畜禽对磷的消化吸收,从而在植物性饲料中减少或者完全不添加无机磷,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
  3.饲料中使用益生素和非淀粉多糖(NPS)降解酶,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不可消化营养素的排出量。
  益生素是摄入动物体内参与肠道内微生物群落的阻碍作用,或者通过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来预防疾病而间接起到促进生长作用和提高饲料效率的活的微生物培养物。上世纪80年代日本比嘉照夫研制出EM微生物复合剂,在分解有机物、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长发育等方面有一定的效果。据报道,在肉鸡饲料中添加5%的EM发酵饲料,可使肉鸡鸡舍空气中氨气下降30.5%,硫化氢下降72.9%,起到理想的除臭效果。NSP是植物组织中除淀粉外所有碳水化合物的总称,麦类籽实中含量较多,具有抗营养作用,严重影响所含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使用NSP降解酶可以消除NSP的抗营养作用,使饲料中营养成分得到充分利用,减少饲料浪费,降低动物对环境的影响。

上一篇:畜牧业发展提档升级 规模化养殖要“适度”

下一篇:畜牧业发展方向—设施畜牧业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