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苯尼考自研究成功以后立即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被列入国家二类新兽药,成为广大养殖生产者和兽医技术人员防治由细菌性致病因子引起的畜禽呼吸道疾病的首选药物。由于临床上泛用、乱用,造成了诸多不良后果,如中毒、药费增加、免疫抑制等等。在国外,该药很少用于猪病治疗,是否能产生不良影响,尚未见报道。但在其它动物如兔、牛、鱼应用中产生的不良反应报道很多。其实,近几年在国内不少猪场因大剂量或超大剂量使用国产氟苯尼考而发生过中毒事件。只是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已。本文结合临床经验和部分规模化猪场的用药教训,简要介绍正确使用氟苯尼考的一些方法,供同行参考。 1、氟苯尼考的药理特性 氟苯尼考为氯霉素第三代产品,由于氯霉素具有严重的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免疫抑制等不良反应,故在食品动物生产中禁止使用。经研究证明:氯霉素化学结构中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基团是芳香环上的对位硝基。而氟苯尼考则是以CH3SO4取代了NO2基团,使化学结构发生了改变,故用于动物体内不产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不良反应。因此,在日本、墨西哥和中国的十多个国家被批准使用。其特点是:抗菌谱广,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肺炎支原体、猪链球菌、猪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博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敏感。该药物易于吸收,在体内分布广泛,为速效、长效型制剂,无潜在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隐患,安全性较好。此外,价格适中,比其它防治呼吸道疾病的药物如泰妙菌素(支原净)、替米考星、阿奇霉素等都便宜,用药成本易于为用户接受。由于具有这些特点,国产氟苯尼考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当前防治畜禽呼吸道和消化道细菌性感染病的首选药物。 2、猪场用药不当的表现与危害 近几年在猪场反复发生、广泛流行的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RDC),对养猪业造成极大的损害。该病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病毒和细菌)和环境共同作用而引起的混合感染。正确采用药物预防具有一定效果。但必须是在做好基础免疫、加强消毒、优化环境、科学管理的前提下采用药物进行适当防治。现在,有很多猪场将药物预防当作首要措施。对药物的效果期望值过高,过分依赖药物治病或防病。殊不知这是本末倒置。在疾病频发的情况下,国产氟苯尼考原粉或含有氟苯尼考成分的制剂均被当作灵丹妙药、救命药来使用,以至到了滥投乱用的地步。一些猪场的兽医人员不管何种疾病,不管哪一群体、哪一阶段,动辄使用超大剂量的氟苯尼考进行治病或预防疾病。该药物的不当使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⑴剂量过大或过小。有的混饲给药达到400mg/kg,注射给药剂量达到40~100mg/kg,甚至更高。有的小到8~15mg/kg。剂量大则中毒,小则无效。 ⑵ 时间过长。有的长期使用大剂量药物无节制。 ⑶ 使用对象、阶段错误。妊娠母猪、育肥猪乱用此类药物 ,造成中毒或药物残留,导致生产和食品的不安全。 ⑷ 配伍不当。经常有人将氟苯尼考与磺胺类、头孢类药物配伍使用,是否科学合理,值得探究。 ⑸ 混饲给药搅拌不匀。 这些错误做法,引起了严重的不良后果。2005年至2006年期间,笔者曾经临床诊断过四个猪场因乱用此药导致中毒的病例,其中三个猪场发生在断奶仔猪和育肥猪群,其用药量为300mg/kg(以有效成分计)混饲,连用14d。中毒症状表现为:病猪精神沉郁,耳耷头低,嗜睡,被毛焦枯,渴欲增加,食欲极差,消化不良,腹泻,粪便黄色似米糠样,严重的拉酱油色稀粪,带有粘液,体温不高。停用药物后供给充足饮水,补充电解质多维,10d后自行恢复健康。极度重症者以死亡为转归,也有愈后不良者。另一个猪场的问题是出在种猪群,该场长期使用国产氟苯尼考预防种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每隔一月对所有母猪用药一次,剂量达到400mg/kg混饲,连用7~14d。因频繁大剂量用药引起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弱胎、畸形胎增多,占总产仔数的30%以上,特别是畸形胎儿明显高于正常时期的产仔。此外,发现超量用药母猪泌乳机能障碍,产乳量少,断奶后发情迟缓,比正常情况下的平均4~7d发情要迟4~5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