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9-08 点击: 次 来源:阿里牧甘晓峰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3.3与蓝耳病混合感染。 发生于妊娠母猪、育肥猪和仔猪。哺乳母猪体温升高(40.08~42℃),食欲不振,泌乳量下降,妊娠母猪流产、早产、产死胎、木乃伊胎,返情率高,严重者食欲废绝、双耳及四肢末端皮肤发绀,喘气;仔猪体温升高(40.5~41.5℃),精神沉郁,扎堆,腹泻,皮肤发绀,呼吸急促,急性者2~3天死亡,慢性者2~3周死亡;育肥猪:食欲减退,体温升高(40.08~41.8℃),咳嗽,腹式呼吸,逐渐消瘦,长期卧地不起,耐过者生长缓慢。 3.4与猪瘟混合感染。 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猪,无明显的季节性。除了猪圆环病毒病的症状外,淋巴结肿大更显著,但是淋巴结切面出血严重,还表现出不同类型的猪瘟症状:神经型:精神沉郁、转圈、四肢滑动呈游泳状,自后而前外周神经麻痹;呼吸型:呼吸急促;繁殖型:死胎、滞留胎、木乃伊胎、早产、震颤性弱仔,仔猪水肿、肾点状出血;肠型:腹泻,胃底部可见暗红色溃疡区,肠炎、回盲瓣处可见扣状肿。 3.5与李氏杆菌的混和感染。 3.5.1临床症状 体温升高,精神沉郁,淋巴结肿大,食欲降低,甚至废绝,羞明流泪、口腔流涎或泡沫,步履蹒跚、站立不稳,出现间歇性神经症状,遇到声音刺激后神经症状加剧,伴发尖叫,耳朵发紫,腹下可见粟栗大小的紫斑,母猪有时出现厌食、便秘、震颤、视觉消失或结膜炎。以前该病以哺乳仔猪为多见,今年该病发生有大龄化的趋势。 3.5.2解剖症状 浅表淋巴结肿大,切面苍白,肝脏变暗,脾脏肿大,肺脏肿大、间质增宽、切面有泡沫样液体流出,后期肺出现不同程度的实变。 其特征性病变为脑膜水肿出血,肠胀气皱褶。 4 临床诊断要点 猪只体表浅在性淋巴结高度肿大,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可肿大4-5倍;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咳喘,腹泻,生长缓慢,皮肤苍白,黄疸;食欲减退甚至废绝,体温升高,有时可见麻痹由后肢开始的渐进性神经症状。 5 预防猪圆环病毒病的措施 5.1定期应用免疫增强剂或免疫调节剂预防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 目前在兽医临床上使用效果好的产品有细胞因子制剂,如康肽、猪用转移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以及免疫核糖核酸、高免球蛋白、胸腺肽等,还可用中药制剂,如多糖类药物如黄芪多糖(加强型免疫抗毒金方),以及清热解毒、抗菌、抗病毒的其他中药制剂,如瘟毒康,其它制剂还有左旋咪唑、维生素C等,也具有增强免疫的功能。 5.2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饲料营养一定要全价,科学搭配,保证有足够的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和各种维生素,确保猪只各个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当前饲料中存在霉菌毒素污染比较普遍,对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是严重威胁。妊娠母猪与仔猪对霉菌毒素特别敏感,要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在夏季多雨、潮湿的季节或饲料已有轻微的霉变时,先将玉米用0.1%漂白粉水或草木灰水冲洗浸泡2-3小时(毒素可溶于水中),然后再用清水冲洗至中性,2小时后烘干,可去毒60%-90%; 粉碎饲喂时再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如于每吨饲料中加 “脱霉100”1公斤拌匀后饲喂;同时配合补充VC、VA、VE及复合VB等,加入水中连续饮水7天,可有效预防霉菌毒素中毒。平时,如在饲料中添加康肽可拌料长期使用,有利于改善饲养环境,提高饲料利用率与转化率,促进生长,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减少免疫抑制,也有利于防止霉菌毒素中毒的发生。 5.3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 不要滥用与长期使用劣质抗生素,这样不仅会造成免疫抑制,而且会延误病情,增大死亡率。一定要根据病情合理选用安全、优质、高效的抗生素,首先要对病情作出正确诊断,再有的放矢选择药物,最好是先做药敏试验,再根据药物的性质与作用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与有效预防,这就是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的基本要求。滥用抗生素,不仅诱发病原菌产生多重耐药性与交叉耐药性,使抗生素药物失去预防与治疗作用;同时抗生素对动物体内的有益细菌的生长繁殖也有抑制作用,破坏机体内的菌群平衡,导致其它病原菌的生长而诱发二重感染,应引起重视。 5.4 坚持消毒制度。 猪场要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并认真的落实到位。生产区,平常要做到猪舍每周消毒1次,通道与排污沟每周消毒2次,人员与物品进入随时消毒;猪舍周围环境,每月清扫消毒1次。发生疫情时,产房每天消毒1次,保育舍每2天消毒1次,育肥舍每周消毒2次,外环境每周清扫消毒1次。使用的消毒药尽可能使用无免疫抑制作用的药物,可选用复合有机碘和复合醛类消毒剂。 常用的有醛杀、双优碘等,消毒效果良好。使用消毒药时,要定期更换药剂,选用对人畜安全,质量好的产品消毒效果好,不要盲目乱用消毒药,以免造成免疫抑制与产生耐药性。 5.5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激对猪体的损害。 坚持自繁自养原则,慎重引种,严格检疫;实施“全进全出”和封闭管理的饲养模式;建立完善的兽医卫生消毒制度;粪尿与污水要无害化处理;灭鼠、杀虫、驱虫;猪场禁止饲养其他动物;全方位的落实生物安全措施;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冬暖夏凉;保持猪场良好的生态环境等;最大限度地减少病原微生物对猪场的污染,对猪场的侵害。 采取有力措施减少各种应激对猪群的危害,特别是仔猪出生,断奶前后,分娩,接种,转群,混群等环节,要注意控制应激。仔猪断奶时常发生断奶应激、温度应激、环境应激、饲料应激和营养应激等,易诱发仔猪在保育舍发生各种疫病,造成仔猪大批死亡。如果仔猪断奶前2天每头肌注猪用转移因子0.5毫升,能降低各种应激反应,保持猪只自体的稳定,可避免发生应激而诱发多种疫病的发生。 |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