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加工

“无菌蛋” 走红:噱头还是真有料?

日期:07-01 作者:豆包- 小 + 大

生产过程探秘:严格但非 “无菌”

既然 “无菌蛋” 无法做到完全无菌,那么其生产过程是怎样的?是否如商家宣传的那般高科技、高标准?实际上,可生食鸡蛋(即商家所说的 “无菌蛋”)的生产过程确实比普通鸡蛋更为严格和复杂。从鸡苗选择开始就有一系列严格标准,鸡苗必须来自无沙门氏菌感染的种鸡场,从源头上尽可能减少病菌携带。

在蛋鸡养殖过程中,对饲料、饮水和养殖环境要求极高。饲料需选用优质、无污染原料,并经过严格检测,确保不含有害物质和病菌;饮水必须是净化处理后的清洁水,防止蛋鸡因饮水感染病菌。养殖环境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定期消毒杀菌,控制养殖密度,减少病菌传播机会。部分养殖场采用智能化设备控制温度、空气质量等环境因素,为蛋鸡创造舒适、健康的生长环境。

鸡蛋产出后,还要经过多道处理工序。首先清洗去除蛋壳表面污垢和杂质,然后进行消毒杀菌,常用方法有紫外线杀菌、巴氏杀菌等,可有效杀灭蛋壳表面和内部部分病菌。杀菌处理后,对鸡蛋进行喷油保护,在蛋壳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外界细菌再次侵入。之后,通过电磁光检、超声波裂纹检查等技术,严格筛选鸡蛋,剔除有裂纹、破损或其他质量问题的鸡蛋。

即便经过如此多道工序,也只能将鸡蛋中的细菌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无法做到完全无菌。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鸡蛋仍可能受到细菌污染。若运输过程中温度、湿度控制不当,或储存时间过长,都可能导致鸡蛋中细菌滋生繁殖。所以,“无菌蛋” 虽在生产过程中采取诸多严格措施,但也只是相对安全,并非绝对无菌。

价格乱象与监管难题

当前市场上,“无菌蛋” 价格乱象丛生。不同销售渠道价格差异显著,在一些高端超市,无菌蛋价格可达三四元一枚,而在部分电商平台或直播间,价格低至几毛钱一枚,这使消费者在选择时感到困惑,难以判断高价产品是否品质更好,低价产品是否能满足需求。

价格混乱的根源在于标准缺失。目前,我国尚无 “无菌蛋” 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仅有一些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这导致市场上 “无菌蛋”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商家为降低成本,可能在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生产出的鸡蛋达不到可生食标准却仍以 “无菌蛋” 名义售卖。

标准缺失也给监管带来极大困难。相关部门在监管时,因缺乏明确标准依据,难以判断 “无菌蛋” 产品是否合格,这使得不良商家有机可乘,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名不副实的 “无菌蛋”。消费者购买时容易踩坑,不仅浪费钱财,还可能面临食品安全风险。

给消费者的选购建议

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 “无菌蛋” 产品,消费者选购时需格外谨慎。首先,要仔细查看产品标签。正规的 “无菌蛋” 产品,标签上应明确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执行标准等信息。例如,是否有 “可生食” 标识,是否有相关检测报告编号,这些都是判断鸡蛋是否符合可生食标准的重要依据。若标签信息模糊不清,或未标注基本生产厂家信息,此类 “无菌蛋” 切勿购买。

其次,尽量选择知名度高、口碑好的品牌。知名品牌通常在生产过程中有更严格的质量把控,对生产标准和检测流程更为重视,产品质量更有保障。消费者购买前可多参考其他消费者的评价和反馈,了解品牌信誉度和产品质量情况。例如,某些品牌在市场上已有一定知名度,消费者评价较好,这类品牌可作为选购的优先考虑对象。

另外,要理性看待 “无菌蛋” 的宣传。切勿被商家夸张的宣传话术误导,诸如 “绝对无菌”“营养翻倍” 等说法往往缺乏科学依据。应明确 “无菌蛋” 虽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了特殊措施,但也只是相对安全,并非绝对完美。购买时要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决定,避免盲目跟风,浪费钱财。若只是偶尔想吃溏心蛋或尝试生食鸡蛋口感,可少量购买 “无菌蛋”;若为日常食用,普通鸡蛋即可满足营养需求。

上一篇:从日本速冻食品发展,看预制菜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