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加工

“原切肉”背后的“潜规则”

日期:04-01 作者:豆包- 小 + 大

一、预包装牛羊肉问题披露

近期,诸多读者与网友向笔者反馈,对所购预包装牛羊肉的质量表示忧虑。“此肉颜色异常,烹煮时浮沫众多,实难确信其为原切肉。” 这些来自各地的反馈,字里行间透露出公众对预包装牛羊肉质量问题的关切,使该问题备受瞩目。

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预包装牛羊肉因便捷特性,成为众多家庭餐桌的常见食材。无论是超市冷冻区,还是电商平台生鲜页面,均能看到其身影。然而,看似平常的食材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问题。不少消费者发现,所购 “原切肉” 在形态、色泽及口感方面,与预期相差甚远,进而怀疑买到添加其他物质的合成肉或调理肉。

二、“原切肉” 与 “调理肉” 剖析

针对公众疑问,笔者深入研究后发现,“原切肉” 与 “调理肉” 虽均为常见食材,但本质差异显著。

中国肉类协会副会长高观明确指出,原切肉是直接从动物躯体切割下的整块肉,未经过任何预处理,无任何添加成分,完整保留了肉的天然口感与外观 ,切割后仅进行简单物理分割与包装,不涉及任何调味或调理工序。而调理肉则以肉类为主要原料,经初加工后,添加辅料及保水、保鲜、护色等各类添加剂。如前文提及的有问题的预包装牛羊肉,若为真正的原切肉,按规定是严禁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的 ,但检测结果令人遗憾。

从营养价值角度分析,原切肉由于加工环节少,完整保留了肉本身的营养成分;而调理肉在加工过程中,部分营养成分可能流失。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曾对牛排进行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原切牛排蛋白质含量平均约为 20g/100g,调理牛排蛋白质含量平均约为 12g/100g,约为原切牛排的 60% 。此外,调理肉加工时添加的含钠较高的调味料及添加剂,使其钠含量远高于原切肉,长期食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三、调查:“原切肉” 市场乱象

为深入了解预包装牛羊肉的真实状况,笔者与团队展开全面调查。从线上线下多渠道精心选取 12 种预包装牛羊肉,线上于天猫、抖音商城等热门电商平台下单,线下在北京的盒马鲜生、物美超市等大型商超采购。这些产品的外包装,部分醒目标注 “原切” 字样,部分仅简单标注 “羊肉卷” 或 “牛肉卷”,且均未标注 “调理肉” 。查看配料表,大部分仅标注 “牛肉”“羊肉”,最多添加 “冷冻去骨牛肉”“羊肉、水、沙葱” 等描述,对食品添加剂只字未提 。

通过顺丰冷链物流,将这些看似 “纯净” 的样品寄送至权威的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中检科 (上海) 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经过漫长的 15 个工作日等待,检测报告出炉,结果令人震惊。12 种产品中,有 7 种检测出含有食品添加剂,焦磷酸盐、焦磷酸钠、三聚磷酸盐、三聚磷酸钠等磷酸盐类添加剂赫然在列 。其中,在抖音商城购买的安徽浩达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 “肴老板” 原切肥牛卷,以及在天猫平台购买的梁山县喜来客食品有限公司分装的 “大希地” 原切肥牛卷,磷酸盐总量分别高达 9.024 克 / 千克和 6.343 克 / 千克,远超国家标准规定的 5 克 / 千克上限 。内蒙古恒都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 “恒都” 精选肥牛卷,虽添加剂含量未超标,但配料表仅标注 “牛肉”,对实际添加的添加剂避而不谈 。

调查过程中发现,以 “调理肉” 冒充 “原切肉” 的现象并非个别商家行为,而是呈愈演愈烈之势,逐渐成为行业 “潜规则”。从线上电商到线下商超,从知名品牌到小众产品,不少商家在这场 “以假乱真” 的行径中丧失诚信。

四、商家逐利行为与消费者权益受损

在 “原切肉” 与 “调理肉” 的混淆乱象中,商家的逐利动机显而易见。市场上,“原切肉” 因天然、高品质特性,价格通常比 “调理肉” 高出许多。以牛肉卷为例,普通 “调理牛肉卷” 每斤售价约 30 - 40 元,而标注 “原切” 的牛肉卷,价格可达 50 - 60 元甚至更高 。巨大的差价促使部分不良商家将 “调理肉” 精心包装成 “原切肉” 推向市场。

上一篇:高校食堂预制菜风波:食安警钟再敲响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