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加工

两会代表委员关于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建议

日期:03-07 作者:佚名- 小 + 大

  天眼查数据研究院提供给本报记者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现存预制菜的相关企业6.4万余家;其中,2023年1—12月,新增注册相关企业5000余家,同比增长152.9%;从地域分布来看,山东以8200余家位列区域首位;河南、江苏分别拥有5900余家以及5200余家,位居二、三位。
  在预制菜高速发展的同时,张建明认为目前行业存在两个“缺乏保障”:即全国性的规范、标准缺失,产品质量缺乏保障;消费者对预制菜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缺乏保障。
  在张建明看来,全国性的规范、标准缺失已经成为产品质量缺乏保障的关键。首先是缺乏对预制菜生产主体从业资格的基本规范要求, 进入门槛极低,从业者鱼龙混杂,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假冒仿制、以次充好、没有标识信息(或者不全)、原材料无法溯源等问题,“舌尖上的安全”难以保障。其次是缺乏对预制菜的分类规范及对应的生产标准,一方面导致消费者难以区分识别预制菜层次(从方面食品到美食产品,层次较多),另一方面导致“无标”可循,生产、监督环节都难以把好质量关。再次是缺乏预制菜链路标准,预制菜是全链路产业,目前冷链仓储等关联产业仍然没有针对预制菜的专项标准,预制菜食品安全难以闭环。
  此外,消费者对预制菜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缺乏保障。在张建明看来,首先,目前无论是外卖商家或者堂食餐厅,普遍均不告知消费者使用的是预制菜还是新鲜现做食品,而一般消费者又无从识别,知情权未得以保障;其次,选择权无保障:受到消费观念的影响, 目前还有较多消费者难以接受在餐厅堂食时使用预制菜,尤其对商家将预制菜与新鲜现做食品同等定价更难接受,但是外卖商家和餐厅又不提供预制菜和现做食品的消费选项。
  “正是由于上述两项权益无法保障,也导致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排斥情绪强烈。”张建明举例说,某知名酒店以高昂价格承办婚宴,因大量使用预制菜,被客人发现后引发严重不满,造成“不买账”的纠纷。
  就此,中国食品行业研究员朱丹蓬认为:“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各地政府纷纷大力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主要强调的是产业发展与科研结合,但在国家标准方面还存在不足,产业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程度也有待提升。”朱丹蓬认为,2024年,预制菜行业应至少要从两个方面改进:一是行业亟待建立统一的国家标准规范;二是要进一步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推动预制菜进入规范化轨道
  基于目前预制菜存在的“缺乏保障”问题,张建明建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牵头,尽快出台全国性的预制菜行业规范和标准,从生产加工、运输销售、餐饮服务等重要环节,将生产经营活动纳入规范化轨道,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比如在生产加工环节,首先应该界定“入门”条件:明确规定预制菜生产加工主体,须满足相应食品类生产加工的必要条件:如生产场地、设施设备、从业人员、相关证照等。其次明确生产要求:如须严格按照食品执行标准进行生产;须采购新鲜符合食品安全的食品原料进行加工, 禁止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食品添加剂根据食品类别按照法律规定范围剂量使用;采用符合保存要求的食品包装材料密封等。再次明确信息标注:须标明“预制菜”及对应信息 (如食品品类、执行标准、食用方法、储存条件、保质期等)。
  在运输和销售环节,要求预制菜须按食品要求进行全程冷链运输、冷藏冷冻保存。在销售卖场,建立预制菜食品销售专区,制作相关标识以区别其他食品销售。尤其加强对直播带货销售预制菜的监管,避免虚假宣传、刷单炒信及其他问题。
  在餐饮服务环节,应明确规范餐饮服务提供者,若是采用预制菜作为原料进行烹饪的,除按标准采购和使用合格的预制菜外,还须在餐饮服务场所或外卖平台网店上,将使用预制菜的信息对消费者进行明示告知提醒(如在酒店菜单或外卖网店菜单上对食品原料进行特别标注),并在价格上与新鲜现做的食品有所区分,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

“预制菜产业的兴起,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潜在的安全与健康问题,规范化才是产业高质量长远发展之道。”张建明强调。

【注】人民法院报、央广网、人民政协报等综合

上一篇:预制菜加速崛起,抢占春节餐桌“C位”

下一篇:资本狂吃预制菜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