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禽业篇

白羽肉鸡行业研究报告

日期:02-28 作者:鲁家瑞、李瑞楠- 小 + 大

相较美国,我国白羽肉鸡产业起步较晚,近年鸡肉消费规模呈现出持续扩张趋势。从肉类消费结构来看,国内城镇居民肉类消费中的禽肉占比已由2000 年的21.30%提升至 2020 年的 35.60%,乡村居民肉类消费中的禽肉占比已由2000 年的16.30%提升至 2020 年的 39.00%;从人均消费量来看,国内人均肉用鸡肉消费量已从2001年的 7.28 千克/人增长到 10.64 千克/人。

目前国内肉用鸡肉的人均消费量仍处于偏低水平,而参考美国发展经验,随餐饮行业逐渐成熟以及居民健康消费理念兴起,低成本、高营养的鸡肉或逐渐发展为核心肉类消费品种,因此我们认为国内白羽肉鸡消费仍具备较大扩张空间,养殖及加工企业长期有望受益产业扩容。

美国肉鸡产业:从分散到一体化,从上游成本竞争到产品渠道竞争根据新希望六和禽产业研究院许毅等人所著的《美国白羽肉鸡产业发展的历史与借鉴》介绍,美国白羽肉鸡产业呈现出三个明显特征:(1)集约化程度高:美国近 95%的肉鸡产量来自 17个州,超 70%的肉鸡产量来自前十大肉鸡企业,而且这些企业几乎全是垂直化一条龙企业,集种禽、饲料、养殖、屠宰、食品各业务板块于一体。(2)工业化程度高:工业化养殖模式在美国肉鸡杨规模中的占比高达近 98%,肉鸡企业建立了以屠宰场为核心的一条龙养殖体系,种禽场、孵化场、饲料厂均围绕在屠宰场周边形成集群建筑,养殖场则分布在屠宰场周边100-150公里以内,以保证出栏肉鸡及时转运至屠宰场进行分割加工。(3)机械化程度高:养殖场中每位工人能够实现 2-3 万只鸡的管理。

美国白羽肉鸡产业的组织形式和商业模式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940s-1960s)饲料企业降本扩销动机催生产业一体化雏形:在此期间,美国肉鸡的商业化养殖开始兴起,养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专业饲料的效率价值开始凸显,成为产业链中的重要盈利中心。然而随着行业竞争加剧,饲料企业受降本扩销动机驱动开始绕过经销商与规模养殖场建立合同养殖关系,即饲料厂承担饲料赊销和毛鸡代销双重角色,成为了产业链中原料、资金和毛鸡的中转枢纽,产业链一体化联接初具雏形。

(1960s-1980s)风险平抑与走量摊费动机推动产业链垂直整合:随着养殖场规模不断扩大、饲料行业竞争持续加剧,早期赊销合同开始逐渐转为保价合同,饲料厂为抵御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开始向下游屠宰拓展,屠宰环节逐步成为成为产业链的主导环节。在此期间,嘉吉、普瑞纳等饲料公司开始逐步发展屠宰板块,同时以泰森食品为代表的大型屠宰企业出于走量摊费需求,开始涉足饲料生产、禽苗孵化等上游环节,来为合同养殖户提供所有投入品,进而实现养殖环节的把握,行业垂直一体化整合快速发展。

(1980s-2000s)基于效率的代养合同兴起,竞争由成本转向产品渠道:一体化组织模式成型后,养殖、饲料和屠宰环节的竞争逐渐充分,此前的保价合同也逐步转变为基于养殖效率支付代养费的委托养殖合同,行业技术管理水平趋于成熟,料肉比、死亡率等养殖指标趋于平稳,成本端优化空间不断缩小,头部肉鸡养殖屠宰企业为提升利润,开始逐渐在产品开发和渠道拓展方面寻求突破,行业竞争从上游成本转向下游产品渠道。

(2000s-至今)基于高效率养殖的品牌化食品业务快速发展:进入21 世纪后,为进一步寻求价值端突破,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利润水平,头部屠宰企业开始向下游食品加工拓展,以食品直接触达渠道和终端,从原料到养殖再到食品的垂直一体化模式正式成型。然而相比于依赖技术提升、管理优化的养殖业务,食品业务更依赖于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需要持续投入和创新才能实现利润的兑现,基于高效率养殖的品牌化消费产品竞争成为美国白羽肉鸡产业当前的发展主线。

总的来看,美国肉鸡产业链呈现为“从分散到一体化、从成本竞争到产品渠道竞争”的发展路径,期间产业盈利中心按照“饲料→屠宰→食品”路径逐步下移,最终产业呈现为以下两个特征: (1)鸡价波动仍在:虽然产业技术和管理水平高度成熟,但受疫病、需求等中短期催化因素影响,终端鸡价的周期波动特征并未消失,周期投资仍是板块重要主线。 (2)一体化具备优势:鸡价波动风险虽在,但在头部企业的垂直一体化运作模式下,相关风险逐渐被下游品牌食品溢价平抑,以泰森食品为代表的头部肉鸡企业基于高效率肉鸡养殖和品牌化食品销售实现了更高且更稳定的利润表现。

上一篇:供需失衡内斗严重 谁来为涨价的鸭苗买单

下一篇:白羽肉鸡上游环节梳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