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不同月份检疫检验情况 按月份进行统计发现,7、8 月检出不合格猪的数量最多,检出率分别为 0.65%、0.55%,其他绝大多数月份在 0.50% 以下,而不合格数量增多的原因主要是该期间调入的生猪死亡数升高,数量分别为 514、431 头,明显高于其他月份(表 3)。
3 分析与讨论 3.1 长途运输是导致出现宰前检疫不合格生猪的主要原因 统计发现,宰前检出的死猪数量占宰前不合格总数的 91.73%,且 7、8 月检出的死猪数量明显增多。这可能与“北猪南调”过程中,运输路途远以及夏季气温较高,生猪体质下降密切相关。因此,为保证温州市的猪肉供给,需改善生猪运输条件,保证运输环节的动物福利,从而减少运输途中猪的死亡数量。温州市全年商品肉猪需求量近 440万头,但生猪产能严重不足,自给率仅16%,故需要长期从东北地区大量调入生猪以满足当地市场消费需求。因此,可根据本市土地承载能力发展一定规模的生猪养殖,以保持适量的自给率;也可从保障生猪产品充足供应和猪产品质量安全角度出发,发挥科技和资金优势,支持养殖企业在外埠建立养殖基地,从源头确保生猪供应数量和质量安全。 3.2 疫病导致的宰后检疫不合格数极少 本次统计入厂检疫生猪达 150 余万头,但宰后只检出猪丹毒、猪肺疫、猪瘟和可疑疫病等 4 种情况及黄脂病猪 807 头,仅占检疫总数的 0.05%,占检出不合格数的 12.45%。这说明疫病已不是导致屠宰生猪检疫不合格的主要因素,也表明我国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基本到位。 近年来,温州市通过加快县(市、区)动物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建设及动物检疫“官方兽医 + 协检人员”工作模式,按“每名官方兽医配 3 名协检人员”的标准,不断强化动物检疫协检人员队伍建设,能够及时有效地把病猪控制在产地检疫环节,仅极少数处于潜伏期而在产地检疫时难以发现的病猪才有可能进入屠宰厂(场)。 3.3 厂方品质检验对严把猪肉安全上市至关重要 统计发现,厂方检验人员检出品质不合格猪 2 290 头,占宰后检出不合格总数的73.94%,这表明品质检验对于保障猪肉安全至关重要,同时也说明厂方品质检验工作十分到位。屠宰肉品检验既保障了猪肉卫生安全,也保障了猪肉品质,因此官方兽医的屠宰检疫和厂方的品质检验必需紧密结合。 4 结论 对 2015—2017 年温州市区屠宰厂的 150 余万头生猪的屠宰检疫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发现长途运输环节的生猪死亡数量较高,是宰前检疫不合格的主因,因而需要改善运输环节的动物福利和运输条件,同时还要提高当地生猪的自给能力;疫病已不是导致屠宰生猪检疫不合格的主要因素,表明我国的动物产地检疫工作落实基本到位,能够保证屠宰生猪的卫生安全;厂方品质检验对保障猪肉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官方兽医的屠宰检疫和厂方的品质检验的紧密结合,对于确保猪肉的卫生与品质安全十分必要。 |
上一篇:动物检疫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下一篇:动物检疫监管新模式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