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临床兽医 > 文章

浅谈仔猪腹泻的类症鉴别与综合防治

时间:2018-08-28    点击: 次    来源:兽医导刊    作者:张保民,王志刚 - 小 + 大

近年来,制约养猪场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是仔猪的成活率,影响仔猪成活率的主要病因是仔猪腹泻。在兽医临床上,仔猪腹泻类型繁多,大部分传染性强,危害大,掌握仔猪腹泻的类症鉴别,采取对应的综合防治措施,对促进养猪业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1 仔猪腹泻的种类

仔猪腹泻分病原性腹泻和非病原性腹泻两大类。病原性腹泻有传染性,非病原性腹泻无传染性。

1.1病原性腹泻

病原性腹泻包括病毒性腹泻、细菌性腹泻、螺旋体性腹泻、寄生虫性腹泻。病毒性腹泻主要包括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等。细菌性腹泻主要包括大肠杆菌病(仔猪黄、白痢)、沙门氏菌病(仔猪副伤寒)、魏氏梭菌病(仔猪红痢)等。螺旋体性腹泻主要是猪痢疾。寄生虫性腹泻主要包括球虫病等。

1.2 非病原性腹泻

非病原性腹泻包括消化不良性腹泻、营养不良性腹泻、过敏性腹泻。

2 仔猪腹泻的病因

2.1仔猪因素

由于仔猪自身不能产生抗体,完全依靠母体的初乳获得少量抗体,因此仔猪先天免疫能力较弱,各种病原易于入侵引起腹泻。

另由于仔猪胃肠功能不健全,胃液中缺乏胃酸及胃蛋白酶等主要成分,肠道微生物菌群尚未有效建立,因此对乳汁和食物消化能力较差,导致消化不良而引起腹泻。

2.2母猪因素

如果妊娠后期母猪营养缺乏,仔猪瘦弱,产后乳汁稀薄,初乳营养不全,仔猪的抵抗能力较差易发病;如果营养过剩,分娩后乳汁浓稠,仔猪难于消化也可引起腹泻。

如果母猪在妊娠期间能够科学规范的做好有关影响仔猪的传染病进行正确免疫,则仔猪母源抗体水平较高,免疫能力相应较高;相反,若对妊娠母猪的免疫接种不够严密,仔猪母源抗体水平较低,发生相应的传染病。

2.3环境因素

如果猪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引起仔猪的应激反应,特别是寒冷季节温度过低时,仔猪的应急反应更加严重而发病,多表现以腹泻为主的症候群。猪喜干燥,湿度要适宜,特别是圈舍温度过高时,湿度应适当降低,否则可导致仔猪发病。

仔猪的环境卫生条件好坏对仔猪的健康状况影响很大,如产床、圈舍、母猪体表(特别是母猪乳头)、饲喂及饮水设施、空气质量等等,如果卫生较差,消毒不严,极易引起仔猪腹泻。

2.4饲养管理因素

哺乳母猪饲料更换突然或配比不当,导致乳汁变化较大,引起仔猪消化紊乱而腹泻。饲料中油脂、青料过多、麸皮比例较大,或饲料霉变等,都能使仔猪消化吸收出现障碍,造成消化功能不良,胃肠功能吸收不良。如供水不及时的情况下,引起仔猪误饮尿液或污水,也可引起腹泻。

3 仔猪腹泻的类症鉴别

3.1病原性腹泻

病原性腹泻可根据病种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解剖三个方面进行鉴别。

3.1.1从流行特点进行鉴别

细菌性和寄生虫性腹泻的传播速度较慢,症状相对较轻,病毒性腹泻的传播速度很快,病情严重。

仔猪红痢。病原为C型魏氏梭菌,主要发生于1—3日龄的初生仔猪,一般在出生后5—7天死亡,死亡率高,1周龄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病。

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病原为致病性大肠杆菌,主要发生于1周内特别是3日龄左右的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7日龄以上的仔猪发病较少,母猪携带致病性大肠杆菌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病原为致病性大肠杆菌,通常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以10—20日龄最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率较高,但病死率较低。饲养管理不良,卫生条件差是该病发生的外因。

猪痢疾。又称猪血痢,病原为猪痢疾密螺旋体,最常见于2—3月龄断奶后正在生长发育的猪,发病率高,病死率较低,仔猪和成猪较少发病。无季节性,传播缓慢,流行期长,易复发,各种应激因素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上一篇:非洲猪瘟来势汹汹, 猪场怎样防控?

下一篇:张桂红:非洲猪瘟防控的10个观点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