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综合篇 > 文章

四川畜牧业发展与促进农民增收研究

时间:2012-02-09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四川畜牧食品信息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1.3.2 畜牧业稳定发展风险大,加大了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安全风险、市场风险、自然风险是贯穿畜牧业发展过程、影响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三大风险,也是影响畜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最主要风险。在我省畜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风险因素叠加、风险等级更高、风险冲击越大。从安全生产风险看,一是动物疫病风险大。受境外疫情多发、病毒变异加快、畜禽流通频繁和防疫队伍发展不平衡等诸多因素影响,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难度加大。二是质量安全风险大。目前,我省畜牧业生产加工销售脱节,监管难度大,机构队伍建设、质量标准、技术支撑、检验检测等体系处于发展初期,畜产品质量安全仍存在隐忧。在全社会高度关注食品质量安全的形势下,不仅出大问题对产业、企业和农民杀伤极大,“小问题”、“小事件”被炒作也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对产业稳定发展和农民稳定增收带来重要影响。三是环境安全风险大。从市场风险看,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剧烈,频次增加,波幅增大,加之饲料、水、电、成品油、劳动力、防疫、环保、用地等成本的上升,养殖效益面临多方挤压,严重影响了产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从自然风险看,近年来特大地震、干旱、洪涝、泥石流、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频发,给畜牧业发展和养殖农户造成巨大损失。
  1.3.3 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低,影响了助农增收成效。近年来,尽管各地加大了利益联结机制创新推广力度,注重引导各类畜牧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现代养殖业,但从总体上看畜牧龙头企业带动面有限,带动方式不健全,加工企业可控原料比例低,畜牧业利益分享与产业链各环节担当风险的责任不对等,以农户为主体的养殖环节周期最长、风险最大、收益极不稳定,特别是有的地方搞工厂化规模养殖的热情高,农民被挤出畜牧养殖这一传统增收致富产业的风险还很大。同时,规范化、实体化专业合作社发展不足,部分合作社组织松散,决策管理不规范,在为农服务、维护养殖农户利益、抵御市场风险等方面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分散农户难以抵御市场风险。畜牧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主体带动农民发展现代畜牧业、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作用亟待加强。
  1.3.4 扶持政策有待完善,影响了农民发展生产及实现增收。2007年以来,国家出台了扶持生猪、奶牛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但政策的实施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政府投入结构不合理,除生猪、奶牛扶持力度较大和少量的肉牛、肉羊良种补贴外,国家和省上对肉牛、羊、禽、兔等的生产性投入较少,对适宜于发展牛、羊、兔等草食牲畜和林下养殖的盆周山区广大农户支持不足,不利于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草山、草坡、秸秆、林地资源,促进贫困地区农户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业,实现增收致富,也不利于加快我省畜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进程。同时,金融支持力度不够,农户融资贷款缺乏有效担保物,县级农业投融资担保平台建设滞后,小额农贷额度有限,制约了广大农户发展现代畜牧业。畜牧业政策性保险有待完善,品种仅限于生猪、奶牛、牦牛、藏系羊,且覆盖面有限,不利于产业稳定发展和农户抵御风险能力。
  2 畜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一般规律
  2.1 畜牧业基础地位不断强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发展,与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二三产业比重快速上升的趋势一致,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总体上是下降的。但畜牧业的基础地位将不断加强,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上升,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占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将越来越大。
  2.2 畜牧业养殖效益不断提高 随着畜牧业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产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畜牧业科技贡献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养殖效益大幅提高,畜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比重与农民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占家庭经营现金收入的比重差距不断缩小。
  2.3 畜牧业产业布局不断优化 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第一产业逐渐从二、三产业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梯次转移,逐渐形成明显的优势产业带和产业区域分工,进而推进畜牧业集约化、集群式发展,提升农户养殖专业化、产业化、组织化水平,从专业户向小农场主转变,提高养殖效益,实现增收致富。
  2.4 畜牧业科技支撑不断加强 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过程,就是畜牧科技不断创新、推广、应用的过程,畜牧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推动了畜牧业的飞跃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应用,培育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推广良种良法,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受生猪繁育、猪肉供需和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生猪生产一直呈现出增长型波动状态,价格随之起落。1985~2011年,生猪生产和价格大体经历了8次明显波动,波动周期约为3.3年一次,主要标志是价格的年环比增长超过10%。其中,包括2011年在内有4次大波动,价格年环比增长超过50%。由于生猪是我省农民传统增收产业,生猪产业在我省畜牧业中比重大,生猪生产和价格波动剧烈,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3 畜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潜力分析
  3.1 增量空间 根据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四川农区耕地畜禽粪便负荷与承载能力研究》,按照水资源、环境容量特别是我省现有耕地粪污消纳能力的测算,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土地承载3个猪单位(1头猪折算30只蛋鸡、60只肉鸡、0.1头奶牛、0.2头肉牛、3只羊、30只兔),全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畜禽饲养的适宜数量约为1.8亿个猪单位,扣除现有的养殖量,至少还可以增加2900万个猪单位,按每头育肥猪平均利润200元(考虑价格波动风险)计算,可增加收入58亿元,以现有农村人口测算,人均可增加纯收入近100元。

上一篇:转变养殖业发展方式要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

下一篇:农业部解读《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