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预防兽医 > 文章

兽用寄生虫疫苗研究进展

时间:2009-10-10    点击: 次    来源:兽医中国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三)胃肠道线虫疫苗
    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及仰口线虫是牛、羊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类消化道线虫病,目前主要采用芬苯哒唑和阿维菌素类药物治疗,疫苗研究也较多且有成功的报道。Munn等(1987)发现用存在于线虫肠道微绒毛表面的contorton蛋白免疫羊后,可使捻转血矛线虫感染下降78%。从此,肠道相关抗原的研究就成了吸血线虫及其他吸血寄生虫的研究热点。
    H11是110kDa的膜内在蛋白,具有氨肤酶A及M 活性,与消化血液有关,与抗体结合后,可破坏III期以上虫体的消化功能,保护率与抗体滴度呈正相关,但在自然感染情况下无免疫原性,有可能属于“隐蔽抗原”。H11疫苗的免疫效果相当令人满意,免疫羊保护率可达90%以上,保护期达23周以上,且不影响自然免疫,母体还可通过胎盘将抗体传给胎儿。捻转血矛线虫的其他肠道相关抗原也可诱导羊产生高水平的免疫保护,如H-gal-GP和TBSP,目前,国外在重组H l l 、H-gal-GP及TBSP疫苗方面的进展很快。
    但上述所有分子的抗原表位都含有复合糖的组分,很难在常规表达载体(E. Cole ,酵母及病毒)中正确表达,故Redmond等(2001)开始用于体外繁殖且能自由生活的线虫,如Caenorhabditisele,gans,进行这些抗原的体外表达,已获得可喜进展。
    (四)血吸虫苗
    在血吸虫方面,已发现多个有一定免疫保护作用的抗原,如副肌球蛋白(rSj 97) , GST, FABP、膜蛋白(Sj23),卵黄铁蛋白(Ferl )、抗凋亡因子(Dadl)等。
    Yang和Waine等分别通过对小鼠肌肉注射携带编码日本血吸虫副肌球蛋白、26和28 KDa谷胱甘肽-S-转移酶、钙网硬蛋白、磷酸丙糖脱氢酶、22.6 KDa膜蛋白、14 KDa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质粒DNA(该6种蛋白分子为目前公认有希望的血吸虫疫苗候选分子),但仅仅副肌球蛋白核酸疫苗诱导了鼠特异性抗体的产生。而Kayes等用曼氏血吸虫28 KDaGST核酸疫苗免疫小鼠,在血清中测有特异性抗GST IgG抗体。国内李传明等的实验结果也表明,日本血吸虫26 KDa GST-DNA疫苗免疫小鼠后能诱生一定水平的抗血吸虫抗体,免疫鼠可形成一定的预防血吸虫尾蚴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力;同时可减轻宿主肝组织血吸虫卵所致的病理损害作用。
   (五)囊尾蚴及棘球蚴苗
    囊尾蚴病和棘球蚴病是发展中国家主要的人畜共患病,危害非常严重,可喜的是囊尾蚴及棘球蚴重组疫苗的研究均相当成功。棘球蚴苗EG95可诱导牛产生96%~100%的保护率,这已在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及中国等地的试验中获得证实。羊带绦虫苗45w可诱导羊产生92%以上的保护率,对牛的无钩绦虫也有较高的保护率。
    EG95,45w及羊带绦虫中含类似结构的其他抗原(To18/To16)To18及To16均是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的,具有种间交叉保护作用。如羊带绦虫的45w , To 18及To16抗原混合后可诱导猪对有钩绦虫的攻击感染产生保护(保护率达93%)。另一些抗原,如六钩坳的FABP,亦可作为疫苗后选抗原。Chabalgoity等(2001)以减毒沙门氏菌为受体菌,表达了该抗原,经口免疫犬后,发现可诱导相应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反应。
     李文桂等(2008)用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用皮下注射和鼻腔内接种分别免疫BALB/c鼠,免疫8周后用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观察小鼠脾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显示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诱导小鼠产生一个Th1型反应,从而对抗Em原头节攻击感染。
    (六)小隐孢子虫疫苗
    何宏轩等将编码C.parvum子孢子15KD CP15表面蛋白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R3.1(+)中构建重组质粒pCR3.1-15,然后经鼻黏膜免疫怀孕成年山羊,发现抗CP15抗体存在于免疫山羊的血浆和初乳中。pCR3.1-15经鼻腔免疫的怀孕山羊产生的免疫力能传给子代,使子代对C.parvum感染产生保护。他们进一步用含有C.parvum表面蛋白CP15/60基因的重组质粒pcDNA3-15/60经鼻黏膜免疫接种BALB/c小鼠,再使其经口接种微小隐孢子虫卵囊。发现该质粒能诱导机体产生系统和粘膜免疫应答。
    (七)弓形虫核酸疫苗
    M ev elec 等研究发现用分别表达弓形虫两种抗原SAG1 和GRA4 的质粒免疫C57BL/6 小鼠。经攻毒保护试验发现,小鼠可获得62%的存活率。而用联合表达的质粒免疫后则获得75%的存活率。若在联合免疫的同时再注入表达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则可获得87%的存活率。韩广东等用携带了弓形虫POP2 基因的质粒DNA 免疫小鼠,发现该疫苗能使小鼠产生强烈的细胞、体液反应,并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推迟了开始死亡的时间。弓形虫病核酸疫苗的候选基因有:表面膜蛋白P30基因、P22 基因;棒状体蛋白基因ROP1 基因、R0P2 基因;致密颗粒抗原( GRA)基因等。
     (八)体外寄生虫疫苗
   蝇、虱、螨、蜱等体外寄生虫严重危害着牛、羊的健康,在预防这些寄生虫的疫苗中,用于预防牛的微小牛蜱的疫苗(willadsen,1995),即澳大利亚Biotech及CSIRO(联邦科学及工业研究组织)研制的大肠杆菌表达的微小牛蜱基因工程苗(Bm86疫苗-TickGardTM),商品名为TickGard,现Biotec公司生产了第二代微小牛蜱苗--Tick-Gard Plus,免疫效果更强,目前已在加拿大获准生产。与此类似的是用古巴酵母Pichia pastorale,表达的Gavac苗,并由HeberBiotec公司生产,一种针对牛纹皮蝇的蛋白酶(hypodermin A)的重组疫苗在实验中也获得成功,已被批准由加拿大的Alberta作为商品疫苗销售。除以上三种疫苗外,其他体外寄生虫,如旋皮蝇、蛙虱、东方血蝇等疫苗也正处于研制之中。
    三、展望
    随着各学科的迅速发展和相互之间的渗透,尤其是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为寄生虫病免疫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怎样快速高效地发现保护性抗原或表位,一直是抗寄生虫分子疫苗研究的热点课题,基于寄生虫本身及其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生物学和免疫学特征,通过实验技术鉴定疫苗候选分子始终是最根本的方法。
    但随着寄生虫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可进一步挖掘利用的分子序列资料。因此,近年发展的反向疫苗学方法,即先对这些序列进行免疫信息学理论预测分析,然后结合实验鉴定获得疫苗候选分子或表位,可望加快寄生虫分子疫苗的研发进程。
    目前,已有一些理论预测结合实验鉴定寄生虫Th细胞表位的工作,除个别研究小组对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保护性表位筛选整体策略上采用的反向疫苗学方案外,基本上是对已知的候选疫苗分子进行Th细胞表位的绘制,都为理论预测结合实验鉴定技术发现保护性抗原表位积累了基础资料。如果能合理地利用它们,使之更好的为寄生虫疫苗研发服务,将成为今后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和重点。

上一篇: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下一篇:我国耐热保护剂活疫苗研发与应用现状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