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1-12 点击: 次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作者:江青艳 - 小 + 大
问题 2:有机微量元素吸收的机理?微量元素与氨基酸同时吸收后的去向与归宿? 问题 3:用户如何辨别微量元素与有机物的混合物、络合物及螯合物? 2.4 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是指从动物体内或从自然界分离、鉴定,或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的有益微生物经培养发酵、干燥、加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含有活菌的生物制剂。广义的微生态制剂既包括活菌制剂,即益生素菌(probiotics),还包括一些由微生物产生并能促进其他微生物生长的活性物质,如低聚糖等益生元(prebiotics}。微生态制剂具有来源广泛、培养方法简单、无毒副作用、无残留、生物学功能显著的特点,已广泛用作畜禽和水产饲料添加剂,目前被认为是替代抗生素最有前景的候选产品。 用于制备微生态制剂的菌种主要包括: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乳酸菌(嗜酸乳杆菌、乳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酵母菌(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光合细菌和硝化细菌(用于水产养殖)。 目前市场上的微生态制剂产品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门槛过低、行业标准缺失、产品技术含量低、同质化严重、质量参差不齐等。我个人认为,微生态制剂是非常有前景的,因为微生物是非常神奇的,在我们的自然界,甚至我们的体内都无处不在它们的功能也非常强大,但目前我们对微生态制剂的了解还远远不够。 新的组学研究表明,人的肠道含有500-1000种微生物,其数量是体细胞数量的10倍,肠道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已开始被揭开。对肠道微生物组的最新了解被列为《科学》杂志2011年度10大科学突破之一。目前认为,机体内存在细菌-肠道一大脑轴(Bug-gut-brain axis),肠道微生物具有帮助营养物质的消化、分泌代谢产物及活性物质影响机体代谢、维护肠道和机体健康等功能。新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首过代谢”,改写了动物的营养需求参数,基本否定了以“理想蛋白质”模型为指导的日粮配制原则。 有关微生态制剂的学术问题和使用问题: 问题 1:现有微生态制剂的菌种来源?菌种特性如何?菌种驯化、保存、培养与复壮技术如何? 问题 2:外来微生物在动物肠道的增殖和定植效果如何?从微生物培养基到动物肠道环境,会给微生物带来哪些变化? 2.5 寡糖 寡糖(Oligosaccharide OS),又称低聚糖,一般为2~10个单糖以糖苷键相连接,形成具有直链或支链的低聚糖类。寡糖有耐高温、性质稳定、无毒副作用等特点。根据组成寡糖的单糖分子种类、数量及糖苷键类型的不同,自然界中寡糖的种类有数千种。目前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寡糖主要有:大豆低聚糖(BOS)、甘露寡糖(MOS)、果寡糖(FOS)、木寡糖(XOS)、低聚葡萄糖(GOS)、异麦芽寡糖(IOS)、壳寡糖(COS)等。 目前认为,动物消化道分泌的酶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主要限于 α-1,4糖苷键,而多数寡糖含有β -l, 4或 α -l, 6、 α -l,2、 α-1,3糖苷键等,因此寡糖不能被动物消化道分泌的酶类所消化。鉴于寡糖具有增加机体免疫力、促进有益微生物繁殖的作用,并且作为一种安全、稳定、无毒、无污染、无残留的新型饲料添加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也被看作是替代抗生素的候选产品。 据报道,寡糖的生物学功能包括: (1) 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2) 被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等有益微生物生长代谢所利用,从而使有益菌成为优势菌群还有报道认为,寡糖与致病菌在肠壁上的受体结构非常相似,因此,寡糖能够与致病菌外源凝集素结合,从而降低致病菌在肠道粘膜上附着的机会,甚至可清除已定植于肠道上皮的致病菌。 但是,对寡糖产品的认识还存在一些问题,并有待用科学试验去解答。例如: 问题1:寡糖产品的分子结构及主效成分如何?在某种寡糖产品中,具体含几个单糖(几聚糖)?在 2-10个单糖组成的复合穿糖中,主效成分是哪一种寡糖? |
上一篇: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饲企经营管理?
下一篇:没有了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