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饲料业篇 > 文章

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饲企经营管理?

时间:2025-11-10    点击: 次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作者:邢瀚文 王亮臣 - 小 + 大

【核心提示】在当前建设农业强国背景下,对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饲料销售的路径开展系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当前存在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赋能企业决策、人工智能降低饲料企业的生产调度成本等机制,以及农业科技发展情况,提出相应路径,加快培育饲料企业经营管理的“新农人”、根据数据优化饲料企业的销售决策、拓展饲料产品销售渠道、推动数字平台赋能延长服务链条。希望这些路径能够有效提升饲料销售效率,为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饲料是养殖业重要的物质基础来源,作为畜牧业大国,我国养殖业对成品饲料的需求量逐年增长。我国目前饲料行业产能足,发展潜力大,但在销售管理方式上仍需进一步完善,需要新的动能。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革命性突破深刻影响着饲料产业的经营管理。当前在全国统一市场的大背景下,饲料行业亟须抓住机遇拓展销售渠道,改善经营模式。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纳入“三农”工作重点,以农业科技革命性突破为核心的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出现,催生了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的全方位变革和全景式创新。为推动饲料企业销售,完善经营管理模式,需发挥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作用。基于此,我国在农业强国建设过程中,研究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饲料经营管理有重要意义。

一、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一轮产业革命和国内产业变革叠加期,在科技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驱动下,生产力涉及的领域新、业态新、模式新,带动质效跃升,催生了新的经济形态和模式,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智能时代,农业机械代替部分传统劳动者,人与机器协作成为新的生产方式。新型农业劳动者一方面受过传统的高素质教育和农业技能培训,掌握一定专业技能,这些技能和知识可用于田间生产;另一方面,新型农业劳动者在管理方面也具有突出能力,能够更好地进行农业管理决策。农业新质生产力突破原有要素边界以及实体劳动资料的限定,以数字赋能,积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将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合理配置,实现农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劳动资料实现智能化,在农业生产中,信息在生产决策、信息处理等方面实现智能处理,解放人的脑力,克服由农业弱质性带来的信息不完全进而影响农产品产量的诸多难题。农业劳动对象也不再完全是传统的土地要素与自然资源,其概念得到拓展。在农业生产方式不断变革的今天,生物实验室、海洋空间等均得到空前开发,这些均为农业劳动对象提供新条件。农业生产摆脱传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作模式,劳动对象不局限于种子、农作物等,还涉及细胞等新兴领域。同时农业劳动对象还呈现全域资源整合现象,通过垂直农业,可对多种作物同时培育进而节约生产空间。

二、新质生产力赋能饲料销售的机制

农业新质生产力通过围绕饲料的市场需求,以技术赋能各个环节,将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有机聚合,推动饲料销售智能化,提升饲料企业销售运营效率。

1、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赋能企业决策

饲料市场价格波动通常取决于原材料价格、市场变化、法规出台等因素,这些历史数据成为饲料企业进行销售前预判分析的重要参考。企业通过搜集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决策,例如,通过探测龙头企业的策略调整、搜集消费者的购买频率等,实现对未来饲料销售情况的趋势性把握,根据这些数据反映,可以更好地为企业决策提供智能支撑。从降本增效看,一些针对养殖行业的饲料企业通过深度挖掘分析大数据,结合实际天气条件,开展个性化产品研发,同时节约大面积调研的人力物力成本。在供应链管理方面,通过智能化可判断工具减少造成整体的失误率,精准把握采购与库存的平衡,降低库存成本,提升整体饲料运营效率。

2、人工智能降低饲料企业的生产调度成本

农业新质生产力对人工智能发展提出新要求。通过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迭代升级、不断更新,并应用到饲料企业生产调度中,以人工智能代替人工记录,既节约饲料流通时间,也提高准确率。饲料企业以技术驱动生产调度,减少销售前端成本。通过搭建智能生产调度系统,在库存数量、设备运行、计划制定、任务分配、顺序调整各环节,确保实现工人、机器、产品有效衔接,实现准时交付,减少商品在原材料运输过程中,劳动者与劳动资料作用过程中的成本。

上一篇:饲料粮减量替代的战略意义及实现路径

下一篇:饲料添加剂产业发展思考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