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16 点击: 次 来源:肉类食品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近期,牛肉市场价格大幅上扬,对消费者与相关产业均产生显著影响。牛肉价格一路攀升,已突破 70 元 / 公斤大关,出厂价与零售价趋近,然而经销商却在涨价与客户流失的困境中艰难抉择。与此同时,全球牛肉价格亦创下 1960 年以来的新高,国内市场供应紧张态势加剧。此次牛肉价格大幅上涨的背后原因值得深入探究,经销商面临的两难处境也亟待剖析。本文将全面解析这一轮牛肉价格波动背后的深层因素。 一、牛肉价格快速上涨:从 “34 元牛碎肉” 到 “高价牛排” (一)国内价格显著攀升:出厂价逼近零售价 2025 年 10 月,全国牛肉均价呈现迅猛上涨态势,达到 71.33 元 / 公斤,相较于年初的 48 元 / 公斤,涨幅高达 48.6%,这一涨幅极为突出。在山东、河北等地,牛肉均价更是突破 75 元 / 公斤,价格水平令人关注 ∧富食品等企业相继发布涨价函,整头牛批发价达 36 元 / 斤,零批价 37 元 / 斤。然而,北京某经销商表示:“拿货价格为 37 元,终端客户仅接受 35 元,每销售一头便亏损一头。” 这种出厂价与零售价近乎倒挂的现象,使经销商陷入 “涨价则无人购买,不涨则亏损更多” 的两难境地,每一笔业务的开展都充满挑战。 (二)全球市场同步上涨:创 63 年历史新高 国际市场上,牛肉价格同样持续走高。2025 年 9 月,全球牛肉价格达到 6.9 美元 / 公斤,创下自 1960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与国内市场形成联动。美国牛肉批发价涨至 98 元 / 公斤(6.8 美元 / 磅),较去年同期上涨 10%,价格涨幅明显。巴西、澳大利亚等主要生产国受干旱、饲料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出口量减少,进一步推高了国内进口成本。2025 年 1 - 7 月,美国对华牛肉出口量大幅下降 46%,中美贸易的停滞加剧了国内牛肉供应的紧张局面,使得国内市场对其他进口来源的依赖程度增加,一旦其他进口来源出现波动,国内牛肉价格将受到更大影响。 二、四大因素引发涨价潮:供需失衡下的市场波动 (一)供给端:产能断层与进口收缩双重影响 国内母牛存栏量大幅减少:回顾 2023 - 2024 年,牛肉行业经历了一段亏损时期。在此期间,大量能繁母牛被屠宰,养殖户为降低损失而被迫采取这一举措。到 2025 年,母牛存栏量同比下降 8%,这预示着 10 个月后肉牛出栏量将相应减少,“牛荒” 现象正在逐步显现。母牛存栏量的下降,导致肉牛繁殖数量难以得到保障,整个产业链的源头受到冲击,后续供应问题随之而来。 进口规模缩小:受关税及贸易摩擦的影响,2025 年 1 - 7 月牛肉进口量为 130 万吨,同比下降 10%。美国牛肉进口近乎停滞,巴西、阿根廷等南美供应源因本地需求旺盛,对华出口增速放缓。这些因素导致进口牛肉数量难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国内市场对国产牛肉的依赖度增加,而国产牛肉供应又因母牛存栏量减少而受限,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矛盾。 (二)需求端:餐饮升级与健康理念双重推动 细分餐饮领域快速发展:近年来,以牛肉为主打的牛肋条自助、鲜切牛肉火锅等细分餐饮品类呈现爆发式增长。2025 年,牛肉主题餐饮门店数量同比增长 25%,这些新兴餐饮模式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带动了终端需求的快速增长。人们对于牛肉的消费不再局限于传统烹饪方式,更多新颖吃法的出现不断扩大了牛肉的市场需求。 健康消费观念兴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理念的普及,牛肉作为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在红肉消费中的占比从 4% 跃升至 11%。家庭及健身人群对牛肉的采购量持续上升,即使在消费淡季,牛肉需求依然保持旺盛。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使得牛肉在市场上的地位日益重要,需求的增加推动了价格上涨。 |
上一篇:国庆节后豆粕市场态势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