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畜牧科技 > 饲料营养 > 文章

饲料酶制剂在饲料配方设计中的应用技术

时间:2025-10-11    点击: 次    来源:中国三农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2、麦类基础日粮中酶制剂的应用技术

我国饲料资源中玉米相对缺乏,而小麦、大麦、高粱等由于含有抗营养因子(阿拉伯木聚糖和b-葡萄糖等)使饲料营养成分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而通过添加酶制剂可提高这些原料的利用率达到减少玉米用量,降低饲料成本的目的。

小麦日粮中应用酶制剂。小麦的主要抗营养因子是阿拉伯聚糖添加复合酶(木聚糖等)能降低阿拉伯木聚糖等非淀粉多糖,降低肠道粘度,提高小麦饲料利用率。据John等(1997)报道,小麦添加酶制剂(主要含木聚糖酶)后其AME可提高6%,代谢能与玉米相当.由于蛋白质消化率提高:氨基酸消化率可提高10%。小麦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可改善饲料的效率外,由于添加酶后小麦的代谢能值有所提高,可以减少饲料中较为昂贵的油脂添加。Belyavin对此进行了验证试验0~42日龄肉鸡日粮,试验1组为小麦基础粮,2组为小麦日粮+酶,3组为小麦日粮+代谢能6%+酶,各组中赖氨酸和含硫氨基酸含量一致。表5表明,各组42日龄活重统计无差异,2组饲料效率较1组显著提高6.4%,3组与1组饲料效率差异不显著但也提高了2.9%(其中6%代谢能为增加小麦 40kg/t减少豆油用量)。

大麦日粮中应用酶制剂。添加酶制剂可提高大麦的能量利用率Graham等(1995)报道,在肉鸡大麦日粮中,添加b-葡萄糖酶后,大麦的表观代谢能(AME)提高10%从而使其AME达到12.9MJ/kg。在猪大麦基础日粮中添加b-葡萄糖酶后,大麦的消化性能明显提高6%:消化能达14.1MJ/kg。韩正康(2000)对在不同家禽生长性能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酶制剂后肉鸡、鸭、鹅生产性能显著提高,料肉比极显著改善。

麦类基础日粮替代玉米时应注意的问题。(1)玉米型日粮中的亚油酸、叶黄素等一些功能性成分对畜禽的生长有一定作用。亚油酸(18:2w6)是必需脂肪酸中的-种,在猪日粮中0.1%即可满足猪的生长需要(NRC,1998)。小麦代替玉米在猪饲料中应用时不会因亚油酸的不足影响猪的生长。而家禽对亚油酸的需要量较高,亚油酸通过影响蛋黄的重量而影响蛋的质量和蛋白质。一般家禽对亚油酸的需要量1%,在家禽日粮中应用小麦大麦时应考虑将亚油酸作为营养指标考虑,可以通过添加植物油来解决亚油酸不足的问题。(2)叶黄素在玉米中含量最高,在蛋黄和肉鸡的着色方面起重要作用,而小麦日粮中叶黄素的含量很低。对白羽肉鸡.用小麦替代玉米改善肌肉和脂肪的色泽品质。对蛋鸡,可考虑使用含叶黄素丰富的原料及其其它玉米副产品弥补小麦、大麦叶黄素含量低的问题。

3.其它饲料类型中酶制剂的应用技术

大量的杂粕(棉籽粕、菜籽粕葵籽粕、芝麻饼及花生饼等)常常在饲料中利用。但由于这些原料本身含有较多的抗营养因子或对畜禽生长有害的成分,限制了饲料中的用量,添加酶制剂可改善这种状况。Stanley等(1996)对肉仔鸡日粮中不同棉籽水平添加酶制剂效果进行试验,添加酶制剂7.5%、15%、30%的棉籽粕日粮均显著改善了肉鸡饲料转化率。Pack等(1996)报道,在肉鸡高粱(65%)、豆粕或高粱(62%)、豆粕、菜籽粕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等进行试验(菜籽粕前期5%、后期10%),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酶制剂提高了高粮日粮肉鸡全期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高粱豆粕日粮组加酶后达到显著水平(p<0.05)。表明酶制剂不仅可应用于玉米豆粕型日粮中,而且对高粱菜籽粕日粮同样有效(菜籽粕用量可达10%),未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

去壳葵籽粕含有 38%左右的粗蛋白和13%粗纤维,蛋氨酸含量高而赖氨酸和苏氨酸含量低,因此在家禽日粮中以葵籽粕部分替代豆粕可改善饲料中氨基酸平衡。但由于葵籽粕中含有较多的木聚糖和果胶等抗营养因子,因此氨基酸的消化率和能量较低。Schang等(1998)在蛋鸡日粮中进行了葵籽粕代替豆粕试验,并设定加酶的玉米葵籽粕日粮代谢能和氨基酸提高了 7%。结果表明,两组差异不显著,证明了添加酶制剂可以提高葵仔粕蛋白质、能量、氨基酸利用率(7%)在经济效益上是合算的,见表8。添加酶制剂提高了葵籽粕中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为配制蛋鸡日粮提供了较为经济的替代原料。

上一篇:新玉米作为饲料原料的问题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