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预警预报 > 文章

河南突发仔猪盖他病毒疫情概况与产业警示

时间:2025-09-29    点击: 次    来源:现代畜牧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一、紧急预警:河南猪场遭遇 “仔猪杀手”

(一)疫情爆发的毁灭性冲击

2024 年夏季,河南养猪业面临严峻挑战。7 - 9 月期间,盖他病毒(GETV)在河南省 31 个猪场引发疫情,对养猪行业造成巨大冲击。

此次疫情中,仔猪成为主要受害群体。数据显示,仔猪发病率达 30%,死亡率高达 80%。感染仔猪出现高热、腹泻、后肢瘫痪等严重症状,从发病到死亡通常仅需 4 天。病理解剖结果显示,多器官病毒载量超过 10^6 拷贝 /mL,表明病毒在仔猪体内快速复制,严重威胁其生命。

疫情传播速度惊人,60 天内迅速蔓延至 12 个地市、21 个县,与历史记录相比,病毒扩散速度提升了 40%。在 36 份阳性样本中,98% 为 GETV 单独致病,仅 2 例混感其他病毒,说明盖他病毒此次致病能力强,即便单独感染也能对猪群造成严重危害。

(二)行业震动:从散户到规模化猪场的全面威胁

长期以来,盖他病毒被认为仅引起温和症状,对猪群危害较小。然而,此次河南疫情中出现的 GIII 变异株,颠覆了传统认知,使整个养猪行业意识到盖他病毒的潜在威胁。

规模化猪场虽在疫病防控方面具备一定优势,但在此次疫情中成为重灾区。由于蚊媒防控存在漏洞,为盖他病毒传播提供了条件。以南阳某万头猪场为例,疫情爆发后,短短 1 - 2 周内新生仔猪全部死亡。一头仔猪从出生到育肥出栏,养殖户需投入饲料、疫苗、人工等大量成本,此次疫情导致该猪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500 万元,暴露了现有防疫体系在应对新型变异株时的不足。

对于散户而言,其抗风险能力较弱,疫情对他们的打击更为沉重。在河南一些农村地区,许多散户养殖户依靠少量母猪和仔猪维持生计,疫情使他们多年积蓄付诸东流,生活陷入困境。

此次疫情为整个养猪行业敲响警钟,规模化猪场和散户均需重新审视盖他病毒的威胁,加强防疫措施,提高防控意识,否则类似悲剧可能重演,给养猪业带来更严重的打击。

二、病毒学解析:揭开 GIII 基因型变异株的致命面纱

(一)盖他病毒的基础生物学特征

盖他病毒(GETV)属于披膜病毒科 α 病毒属,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约 70nm,具有囊膜和纤突,这些结构对病毒的感染和传播至关重要。其基因组由单股正链 RNA 构成,长度约 11.7kb,编码 4 种非结构蛋白(nsP1 - 4)和 5 种结构蛋白(C、E3、E2、6K、E1)。

nsP3 蛋白与病毒毒力密切相关,在病毒入侵宿主细胞后,参与病毒复制过程,其功能强弱直接影响病毒繁殖速度和对宿主细胞的破坏程度。E2 蛋白介导病毒与宿主细胞的吸附,通过识别宿主细胞表面受体并结合,使病毒进入宿主细胞。

盖他病毒主要通过库蚊、伊蚊等蚊媒传播,蚊子吸食感染动物血液时,病毒进入蚊子体内并繁殖,再次叮咬其他动物时完成传播。猪在传播循环中充当 “放大宿主”,感染后病毒载量迅速升高,为蚊子提供更多感染源,促进病毒在自然界传播。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蚊媒生存区域向北扩张,盖他病毒疫区也随之蔓延至黄河流域,增加了猪群感染风险。

传统上,盖他病毒感染仔猪会导致震颤、腹泻等症状,母猪感染后会引发流产和弱仔率升高。以往疫情中,盖他病毒导致的死亡率普遍低于 30%,未引起足够重视。但此次河南疫情中的 GIII 变异株改变了这一局面,凸显了盖他病毒的潜在威胁。

(二)河南疫情株的关键变异特征

河南农业大学研究团队从疫情现场样本中成功分离出 27 株病毒,经研究确定这些病毒均为 GIII 基因型变种,具有独特分子特征。

在进化分支上,这些病毒形成独立进化簇。全基因组同源性分析显示,分离株之间核苷酸同源性高达 98.4% - 100%,但与其他基因型相比,核苷酸差异达 3.1% - 5.2%,在进化树上占据独特位置。

上一篇:2025年8月水禽病原检测数据汇总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