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23 点击: 次 来源:现代畜牧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东证衍生品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吴冰心表示,中长期来看,生猪的价格仍具有强趋势性,即围绕能繁母猪存栏、仔猪出生、育肥成活率、母猪淘汰等指标进行,而当下的数据及行业利润表现并未出现扭转信号,结合体重所对应的库存来看,2025 年我国生猪市场仍处供应趋于过剩的格局中。在这种供需宽松的大环境下,生猪价格仿佛被一块沉重石头压住,难以出现大幅上涨行情,未来一段时间内,价格或将在成本线附近徘徊,甚至可能再次承压回落,养殖户和投资者需要做好充分心理准备,积极应对市场风险。 3、风险与机遇并存:养殖户的抉择时刻 在当前生猪市场这种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复杂局面下,养殖户犹如在波涛汹涌大海中航行的水手,每一个决策都关乎未来收益和生计,必须谨慎应对,做出科学合理的抉择。 4、合理安排出栏计划,把握最佳时机 面对市场价格波动,养殖户首先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了解生猪价格走势和变化规律。可通过关注权威农业资讯平台、行业报告以及与同行交流等方式,获取最新市场信息。在掌握市场信息基础上,根据生猪生长周期和体重情况,合理安排出栏计划。 若预计市场价格将上涨,可适当延迟出栏时间,通过压栏增加生猪体重,提高收益。但需注意压栏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增加养殖成本和疫病风险。若市场价格已达到预期目标,且后续价格走势不明朗,应果断出栏,锁定利润。例如,当市场上二次育肥热度较高,推动生猪价格上涨时,养殖户可根据自身养殖成本和预期利润,决定是否继续压栏还是及时出栏。 5、加强成本控制,提高养殖效益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成本控制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养殖户可从多个方面入手,降低养殖成本。 饲料成本通常占养殖成本的较大比例,因此优化饲料配方和采购渠道至关重要。可根据生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科学调整饲料配方,在保证生猪生长健康的前提下,降低饲料成本。同时,与信誉良好的饲料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批量采购、签订长期合同等方式,争取更优惠价格。此外,还可探索利用本地一些廉价饲料资源,如农作物秸秆、青贮饲料等,进一步降低饲料成本。 提高养殖技术水平,降低疫病发生率,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举措。定期对猪舍进行清洁和消毒,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加强对生猪的日常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治疗疫病。通过提高养殖技术,减少因疫病导致的生猪死亡和生长缓慢,降低养殖成本。 合理规划养殖场地和设备,提高养殖效率,也能有效降低成本。例如,合理布局猪舍,提高猪舍利用率;采用先进养殖设备,如自动化饲喂系统、温控系统等,减少人工成本和能源消耗。 6、多元化经营,分散市场风险 除传统的生猪养殖和销售外,养殖户可尝试开展多元化经营,分散市场风险。 可发展生猪养殖的上下游产业,如饲料加工、猪肉屠宰和销售等。通过产业链的延伸,不仅可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还能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收益。比如,自己加工饲料,可更好地控制饲料质量和成本;开展猪肉屠宰和销售业务,可直接面向市场,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利润空间。 一些有条件的养殖户还可尝试发展生态养殖、特色养殖等模式。例如,养殖土猪、黑猪等特色品种,满足市场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以差异化竞争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产品价格。或者开展生态养殖,将生猪养殖与果园、农田相结合,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养殖成本的同时,生产绿色、环保的猪肉产品,吸引更多消费者。 |
下一篇:没有了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