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05 点击: 次 来源:现代畜牧网 作者:豆包 - 小 + 大
在港口建设方面,中粮集团对巴西桑托斯港 STS11 码头的改造工程备受关注。桑托斯港是巴西重要的粮食贸易枢纽和拉丁美洲最大的粮食港口,航线通达 125 个国家。中粮集团自 2022 年获得该码头 25 年特许经营权后,投入大量资源对码头设施进行全面升级和扩建。预计 2025 年上半年一期项目完工后,码头能力将从 350 万吨提升至 850 万吨;2026 年初二期项目完工后,中粮国际在桑托斯港的年中转能力将从 300 万吨大幅增长至 1400 万吨,这将极大提高巴西大豆的出口效率,为中国进口巴西大豆提供更便捷、高效的物流通道。 在提升港口中转能力的同时,中粮集团还与巴西最大铁路运营商 Rumo 公司合作扩大对巴西铁路建设的投资。中粮国际计划投资购买火车机车、货车等设备,Rumo 公司利用其庞大的铁路运营网络提高物流运输规模。预计设备投入使用后,年运输量可达 400 万吨,货物运输效率将显著提升。通过优化铁路运输,不仅能降低运输成本,减少对公路运输的依赖,还能减轻道路交通压力,实现绿色、高效的运输目标。 此外,中粮国际与蒙牛集团签署的巴西可持续大豆战略合作协议,为中巴大豆合作增添新亮点。该协议体现了中国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视,也为保障中国大豆供应链的稳定和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中粮集团在巴西的一系列投资举措,全方位提升了中国进口巴西大豆的能力,是中国对未来大豆进口安全的前瞻性布局,已在实际贸易中初见成效,为中国大豆产业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价格涨跌的关键因素:基本面分析 (一)巴西大豆价格上涨的多重因素 近期,巴西大豆的 CNF 价格持续攀升,从 2 月 5 日我国进口巴西 3 - 6 月船期大豆 CNF 升贴水报价较春节前上涨 5 - 10 美分 / 蒲式耳,CNF 报价分别上涨 10 - 15 美元 / 吨的数据中,可清晰看到其涨势。 这一价格上涨受多方面因素驱动。货币汇率方面,雷亚尔兑美元贬值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巴西大豆对国际买家更具价格优势,国际买家采购量增加,推动价格上升。农民卖货情绪也是重要因素,巴西农民预期市场行情良好,卖货积极性高,短期内市场大豆供应增加,但由于市场需求强劲,价格反而上涨。此外,农业生产领域的收割进度对价格也有影响。目前巴西大豆收割进度为 48.4%,超过同期的 47.3%,新豆上市步伐加快,未来市场大豆供应量将持续增加,虽在当前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价格上涨趋势仍在延续,但从长远看,供应增加将对价格产生下行压力。 (二)国内库存回升对豆粕价格的抑制作用 国内豆粕市场库存情况是反映市场供需关系的重要指标。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截至 2 月 28 日,上游工厂原料大豆库存为 405.3 万吨,环比下调 17.63%,但五年均值为 379.16 万吨,仍处于合理区间;豆粕库存为 58.5 万吨,环比增加 26.08%,五年均值为 54.35 万吨,库存呈明显回升态势。 豆粕库存回升对价格产生显著影响。根据市场供需基本原理,库存增加意味着市场商品供应量充足,卖方为促进销售往往会降低价格。豆粕市场同样如此,随着库存不断回升,豆粕价格上涨势头得到抑制,价格进入相对稳定阶段。这一价格与库存的同步变化,体现了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也为预测未来豆粕价格走势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前期豆粕价格高位运行,下游企业采购成本增加,采购行为更加谨慎,需求受到抑制,上游工厂为避免库存积压也调整生产策略,减少产量。随着市场供需关系逐渐平衡,豆粕库存回升,价格也相应调整。 五、未来走势预测:豆粕价格的不确定性与规律性 展望未来,豆粕价格走势在复杂市场环境下充满不确定性,但也存在一定规律可循。 从进口结构看,巴西大豆在我国进口版图中的主导地位将持续稳固。随着中巴在大豆贸易领域合作不断深化,从港口设施升级到内陆运输优化,从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到农业技术交流,巴西大豆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将更加顺畅。这将进一步凸显巴西大豆的供应稳定性和成本优势,为国内豆粕市场提供坚实的原料基础,对豆粕价格起到稳定作用。同时,美国大豆市场份额持续下降,其对我国豆粕价格的影响力将逐渐减弱,市场定价权向以巴西为主导的南美市场倾斜。 |
上一篇:2024年我国畜产品贸易分析
下一篇:中美贸易鸡肉关税背后的博弈与影响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