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预警预报 > 文章

2024年全国主要动物疫病的流行及防控策略

时间:2025-02-08    点击: 次    来源:现代畜牧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在 2024 年,华亭市面临着严峻的动物疫病防控形势。布鲁氏菌病、猪流行性腹泻等疫病时有发生,对当地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布鲁氏菌病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病,不仅威胁着动物的健康,也对养殖户的身体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猪流行性腹泻在冬春季节高发,导致仔猪死亡率上升,给养猪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6.1.2 防控措施与成效
  为有效防控动物疫病,华亭市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在免疫方面,建立了完善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层层签订防疫责任书,明确各方责任,确保免疫工作落到实处。全年免疫注射各类疫苗 91.93 万次,群体免疫密度保持在 90% 以上。对于布鲁氏菌病,对全市奶牛、平凉红牛育种群进行全覆盖检测,及时发现和淘汰阳性动物,从源头上切断传播途径。在猪流行性腹泻防控中,对母猪在产前进行疫苗接种,提高仔猪的母源抗体水平,增强仔猪的抵抗力。
  监测工作也得到了高度重视。华亭市加强了动物疫病监测网络建设,定期采集动物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全年共监测动物疫病 7 种 23845 头份,其中免疫抗体监测 4 种 8520 头份,非免抗体 3 种 15325 头份。通过监测,及时发现了多起疫情隐患,并采取了有效的防控措施,防止了疫情的扩散。
  消毒灭源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对畜禽栏舍、畜禽交易场所等地进行 “拉网式” 消毒,有效切断了疫病传播途径。养殖场定期对养殖环境、养殖设备进行消毒,每周至少消毒 2 - 3 次,在疫病高发期,增加消毒次数。畜禽交易场所每天在交易结束后进行全面消毒,确保交易环境的卫生安全。
  通过这些防控措施的实施,华亭市动物疫病防控取得了显著成效。布鲁氏菌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与上一年相比,发病率降低了 30%。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病数和病死数也大幅减少,仔猪的死亡率从之前的 20% 降低到了 10% 以下,有效保障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6.1.3 经验与启示
  华亭市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建立健全的防控体系是关键。通过层层签订防疫责任书,明确了政府、部门、养殖场户等各方的责任,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控工作格局,确保了防控措施的有效实施。加强监测预警能够及时发现疫情隐患,为防控工作争取宝贵的时间。定期的监测和数据分析,能够准确掌握疫病的流行趋势,提前采取防控措施,防止疫情的爆发。
  消毒灭源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全面、彻底的消毒能够有效减少病原体的存活和传播,降低疫病发生的风险。在防控工作中,要加大对消毒工作的宣传和指导力度,提高养殖场户的消毒意识,确保消毒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加强对人畜共患病的防控至关重要。人畜共患病不仅影响动物健康,还威胁人类健康,因此要加强对人畜共患病的监测和防控,提高养殖户的防控意识,加强个人防护,防止疫病的传播。
  其他地区在动物疫病防控中,可以借鉴华亭市的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策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防控体系,明确各方责任;加大监测力度,建立健全监测网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强化消毒灭源工作,切断疫病传播途径;重视人畜共患病防控,保障动物健康和人类安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控动物疫病,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6.2 重大动物疫病爆发案例分析
  6.2.1 疫情爆发过程
  2024 年 8 月,我国南方某省的家禽养殖大县爆发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该疫情最初在一个小型养鸡场被发现,养殖户发现鸡群中出现了大量死亡的情况,病鸡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等症状。养殖户立即向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报告,兽医部门迅速组织专业人员前往现场进行调查和采样检测。经过实验室检测,确诊为 H5N1 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
  由于该养鸡场周边存在多家小型养殖场和散养户,且养殖区域较为密集,疫情迅速在周边地区传播。在短短一周内,疫情就扩散到了相邻的多个乡镇,涉及数十个养殖场和大量散养户,发病家禽数量急剧增加,达到数千只。随着疫情的不断扩散,引起了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立即启动了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

上一篇:警惕!H5N1禽流感,下一场大流行的前奏?

下一篇:2025年1月份禽病流行情况与2月份预警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