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2-08 点击: 次 来源:现代畜牧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未来动物疫病防控的重点应放在加强监测预警、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和提升养殖户防疫意识等方面。建立健全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物联网等,实现对动物疫病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疫情隐患。养殖场应加强生物安全管理,严格执行人员、车辆、饲料等的消毒制度,防止病毒的传入和传播。加强对养殖户的培训和宣传,提高他们的防疫意识和技能,使其能够自觉遵守防疫规定,积极配合防控工作。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动物疫病的跨国传播,分享防控经验和技术,提高全球动物疫病防控水平。 四、动物疫病对畜牧业及公共卫生的影响 4.1 对畜牧业的经济影响 4.1.1 直接经济损失 动物疫病的爆发直接导致大量动物发病和死亡,给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以 2024 年为例,猪流行性腹泻全年发病数高达 17 万余头,病死数达 3.5 万余头。按照市场上每头生猪平均价格 1500 元计算,仅猪流行性腹泻这一种疫病,因病死猪只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 5.25 亿元。高致病性禽流感在 5 月和 6 月发病动物共计 508 只,病死 508 只,家禽市场上每只家禽平均价格按 50 元计算,经济损失约 2.54 万元。这些数据充分显示了动物疫病对畜牧业的直接经济冲击。 鸡球虫病全年发病数达 86 万余羽,病死数 7.8 万余羽。假设每羽鸡的养殖成本为 20 元,因鸡球虫病导致的病死鸡只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 156 万元。布鲁氏菌病虽然病死数较少,但发病数达 1.8 万余头,由于布鲁氏菌病是人畜共患病,患病动物需要进行严格的隔离和无害化处理,这也增加了养殖成本。按照每头患病动物处理成本 200 元计算,处理布鲁氏菌病患病动物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 360 万元。 4.1.2 间接经济损失 动物疫病的发生还会带来一系列间接经济损失。疫病的流行会导致养殖成本显著增加。为了防控疫病,养殖场需要增加防疫物资的采购,如消毒剂、疫苗等,还需要加强养殖环境的消毒和监测,这都增加了养殖的成本。在猪流行性腹泻高发期,养殖场为了防控疫情,每头猪的防疫成本增加了 50 元左右。对于一个存栏 1 万头猪的养殖场来说,仅防疫成本就增加了 50 万元。 疫病的爆发会导致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市场供应。当某种动物疫病大规模爆发时,消费者对相关畜产品的信心会受到影响,导致市场需求下降,价格下跌。在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期间,家禽产品的价格大幅下跌,一些地区的鸡肉价格甚至下降了 30% - 50%。这不仅使养殖户的收入减少,也影响了整个家禽产业链的发展。而当疫情得到控制,市场供应减少时,畜产品价格又可能会上涨,给消费者带来经济负担。 动物疫病还会影响畜牧业的国际贸易。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动物疫病,其他国家可能会对其畜产品实施进口限制,这将导致该国或地区的畜牧业出口受阻,经济损失惨重。2024 年,某国发生了口蹄疫疫情,其他国家纷纷禁止从该国进口畜产品,该国畜牧业出口额大幅下降,损失高达数亿美元。动物疫病的间接经济损失不仅影响了畜牧业的经济效益,也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4.2 对公共卫生的潜在威胁 4.2.1 人畜共患病风险 人畜共患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其中布鲁氏菌病和狂犬病尤为突出。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或食用被污染的食物传播。感染布鲁氏菌病后,患者在急性期通常会出现高热、寒战、盗汗、乏力、食欲不振、头痛等症状,这些症状一般会在 2-4 周内消退。在一些未能得到及时治疗的患者中,可能会进入慢性期,此时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神经痛、头痛、失眠、抑郁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布鲁氏菌病还可能引发关节炎、心内膜炎、脑膜炎等并发症,严重威胁人体健康。据统计,2024 年全国布鲁氏菌病发病数达 1.8 万余头,虽然病死数较少,但疫情的传播范围较广,涉及多个省份。在内蒙古、新疆等畜牧业发达地区,由于牛羊养殖数量众多,动物之间的接触频繁,增加了布鲁氏菌病传播的风险。部分养殖户对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意识不足,防疫措施不到位,如不进行定期检测、不及时淘汰阳性动物等,也导致了疫情的扩散。 |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