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28 点击: 次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作者:晁娟娟 李宏 李迎鸽 - 小 + 大
2、种养结合不紧密,循环发展较慢 结合陕西畜牧养殖的现实,种养结合不紧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小规模场绿色发展理念认识不足。陕西省畜牧业正处于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转变时期,受传统养殖观念影响,小规模场对畜牧业绿色发展理念认识还不充分,加之投资大,多数不愿意建立配套设施,推进速度较为缓慢,粪污的处理主要委托第三方处理。 二是建设资金不足。近年来,国家在陕西省组织实施的整县推进项目,国家投资大,但省财政也给予配套支持,但市、县财政配套资金较少,与实际需要差距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覆盖面不够。 三是粪污资源化整县推进项目进度缓慢。从2021~2023年全省项目实施检查情况来看,部分脱贫县保运转压力较大,资金拨付较慢,影响了粪污资源化项目的实施进度。 四是种植业对畜禽有机肥需求的季节性特别强,在种植季节需求量大,其他季节堆放压力较大。大规模养殖场处理后的粪污还田利用不充分,农牧结合、种养循环链条尚未全面形成。 3、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服务能力薄弱 一是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支撑体系薄弱。无论是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无害化处理,还是资源化利用等技术方面,缺乏技术标准和专业化技术服务团队,养殖企业面对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较多。二是国家对畜禽粪污开发利用的科技研发资金投入不足,从事技术研发、技术集成、技术创新较少,畜禽粪污处理能力有限,处理周期过长。三是由于化肥对农业增产优势明显,配方有机肥开发利用不足,加上耕地碎片化、农村劳动力缺乏等问题,导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不充分、不全面,种养结合度不紧密。四是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资金投入量大,见效慢、回收率低,中小养殖场不愿投入,处理设施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大型养殖场畜禽粪污量大,技术处理能力有限,处理周期长,资源化利用不充分,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4、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监管难度大 当前尽管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产业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从总体情况来看,规模化养殖数量相对较少,中小规模养殖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养殖场建造较为分散,污染点多、面广。由于基层地区的畜牧兽医人员和监督监管人员数量相对较少,在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监管过程中,需要投人过多的精力和物力,但是仍然不能涉及到整个养殖区域。在现有监管人员配置情况下,很难发现养殖场所存在的各种污染物违规排放的问题,造成的污染始终难以得到有效治理。 三、相关建议 1、强化主体监管责任 一是要明确思路统筹谋划。要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和“养殖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的总体思路,坚持“农牧结合、种养循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稳步推进畜禽粪污综合治理。二是强化主体监管责任和主体治理责任。要明确各级农业农村和生态环境部门是养殖废弃物监管的主体,企业法人是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的主体,制定相应措施,进一步强化属地监管责任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三是加快老旧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改造升级,提升粪污处理水平。新办养殖企业要严格审查“同时制度”是否落实到位。即新办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与设计规模相适应,并与生产设施建设“同步设计、同时建设、同步投人运营”。四是要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大项目建设为抓手,统筹谋划规模上和规模下养殖企业及粪污集中处理区的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突出区域性、经济型、实用型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畜禽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能力。 |
上一篇:畜禽养殖场除臭的技术创新与实践
下一篇:没有了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