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19 点击: 次 来源:猪业科学 作者:赵伟玲 - 小 + 大
引言 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粪污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猪场产生大量粪便若处理不当,将对土壤、水体和大气造成严重污染。本文综述了养猪场粪污综合治理技术,其中包括固液分离技术,能有效去除粪便中75%的固体物质,减少后续处理负荷。厌氧消化技术,通过建立60 m3的厌氧消化池,能转化65%的有机物为沼气,同时减少50%以上的恶臭排放。堆肥化处理,采用C/N比(碳和氮比)为25:1、温度维持在55℃以上的条件进行堆肥,以达到病原体标准杀灭率99.9%。以及膜技术处理,通过微滤或超滤,可以实现对粪污中悬浮固体和部分溶解性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达到95%以上。这些技术的实施不仅得到了环保法规的严格要求,而且促进了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显著提升了养猪场的环境管理水平。 1 养猪场粪污的环境影响 1.1 土壤污染 养猪场粪污对土壤造成的污染具有直接的影响,未经处理的粪便含有高浓度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当这些物质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和作物的吸收能力时,便会积累在土壤中,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和肥力下降。猪场粪便中氮的含量可高达5%,磷含量可达2.5%,而土壤中氮、磷的积累会导致地表和地下水体富营养化。不仅如此,粪污还含有重金属和药物残留,例如铜和锌的浓度分别可达600 mg/kg和4 000 mg/kg,它们长期累积在土壤中会严重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因此,有效的粪污处理不仅是保持土壤健康的必要措施,也是维护整个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环节。 1.2 水体污染 养猪场粪污对水体污染是显著的,粪便直接排放或通过地表径流进入水体,会引起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激增,其中氨氮浓度可达600 mg/L,磷酸盐浓度可高达100 mg/L,远超自然水体的正常水平。这种营养盐的过量会导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产生水华现象,消耗溶解氧,从而引发水体缺氧,严重时会导致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死亡,这种现象被称为富营养化。此外,粪污中的病原体及抗生素残留物,如大肠杆菌数量可达10^5 CFU/g,抗生素浓度会高至标准排放量数倍,通过水体传播,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并促进抗药性基因的传播。因此,严格的粪污处理措施,如设置沉淀池以降低粪便悬浮物质的排放浓度,使用生物反应器降解有机物,以及通过构建湿地系统进一步净化已处理的废水,对于防止水体污染和保护水环境至关重要。 1.3 大气污染 猪场粪污对大气污染表现为有害气体的排放,其中氨(NH3)和硫化氢(H2S)是主要的恶臭气体,粪污未经处理直接敞露在外时,氨的排放浓度可高达100 ppm,硫化氢可达到60 ppm,远超过人体舒适和安全的阈值。此外,粪污在厌氧分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加剧温室效应。例如,一个中型养猪场每年可释放甲烷超过300 t。为了减少这些排放,采用了封闭式厌氧消化器技术,通过收集和利用产生的沼气,将甲烷排放量降低了约60%,同时将氨和硫化氢的排放量降低了50%以上。此外,通过在粪便储存和处理区域安装覆盖系统和喷洒生物过滤剂,可以进一步降低恶臭气体的排放。 1.4 生物多样性影响 养猪场粪污对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是明显的。粪污中的高浓度营养物质和有害化合物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会造成原生物种的栖息地退化,导致物种组成单一化。例如,粪污中的氮和磷养分过剩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引发藻类暴发,消耗水中溶解氧,造成水生生物缺氧死亡,从而降低了水域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粪便中的药物残留,如抗生素残留会抑制或破坏土壤和水体中的微生物群落,影响其生态功能,进而影响上层生物链的稳定性。 |
上一篇:猪育肥舍12天洗消方案
下一篇:楼房猪场智能环境控制技术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