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畜牧科技 > 规划建厂 > 文章

保育育肥场建设模式的思考

时间:2023-04-06    点击: 次    来源:猪舍控    作者:高岩 - 小 + 大

当前养猪行业正处于转型时期,大量新式高效猪场正在建设,现阶段高效母猪场的建设越来越趋于标准化,但保育~育肥场的建设模式还非常多样,笔者针对当前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保育~育肥场建设模式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梳理。 保育育肥一体化猪舍的优势与缺点
    保育育肥一体化猪舍,是指仔猪从断奶后一直在一栋猪舍内饲养至出栏,美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使用,目前美国有大量的保育育肥一体化猪舍在使用中。
    保育育肥一体化猪舍相较保育、育肥分开饲养可以带来更好生产成绩么?从大范围的生产数据统计来看确实是这样。
    MetaFarms是北美一家养猪管理软件公司,他提供了2009年1月1日到2012年12月31日的生产数据记录。断奶重和出栏重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保育育肥一体化猪舍平均日增重689.5g,料肉比2.67。而保育育肥分开平均日增重684.9g,料肉比2.73。保育育肥一体化猪舍成活率高大约1%。
    美国猪肉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也反应了相同趋势,保育育肥一体化猪舍从大数据统计上成绩更好。但是大范围统计数据更好,就代表保育育肥一体化猪舍会带来更好生产成绩么?
    对于这一结论存在不同看法,Dr. Mike Brumm认为造成这些差异和猪的健康状况有关,健康状况差些的猪场更倾向于用保育育肥分开的模式饲养。新的猪场倾向保育育肥一体化的猪舍。他的研究表明保育育肥分开和保育育肥一体化猪舍从断奶到屠宰这一阶段的生产成绩没有明显区别。
    笔者认为,保育育肥一体化猪舍的核心优势其实不在于这种饲养模式本身,而在于通过保育育肥一体化饲养可以更好的实现全进全出和多点式饲养。
    许多新的生产体系采用了多点式的饲养模式,常见的多点式饲养模式是配种妊娠舍、分娩舍构成母猪场,仔猪断奶后从母猪场转至保育场,保育场饲养至70日龄转至育肥场。这种模式切断了各类病原体在母猪、保育猪、育肥猪之间的传播途径,尤其是保育猪和母猪群体之间的交叉传播,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 

图1 多点式饲养模式

上一篇:兽医对设计规模化猪场的几点建议

下一篇:规模化楼房养猪模式工艺设计探讨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