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点击: 次 来源:抗非大家谈 作者:王长年 - 小 + 大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家猪和野猪(如非洲野猪、欧洲野猪等)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非洲猪瘟于1921年首次在非洲肯尼亚发现,1957年传到西欧(间隔36年),2007年传到俄罗斯(间隔50年),2018年传入中国(间隔11年),目前已经在中国流行超过了4年半。根据同行研究发现,ASFV在家养猪群中会出现适应性传播(Adaptive transmission in domestic pigs herds):即在一定区域内流行时,每间隔6~12个月其病毒毒力将出现明显下降(此为该病毒在家猪养殖区呈区域性流行和传播的特性)。笔者根据2019年6月到2022年12月期间,晋冀鲁豫地区ASF流行概况,简单整理和比较了非瘟在兽医临床上的表现形式,并将一例最新的成功处置案例进行分享,希望能对养猪业界防非有些许的启示。 1、区域流行概貌 我们比较了一下晋、冀、鲁、豫四省2019~2022年非瘟流行的情况,并简单归纳如下:
1) 2019年6月~2020年6月,ASFV基因II型(Georgia, 2007)强毒株流行。整个流行区域养猪业者处于高度恐慌之中,但精准清除(拔牙)显得非常有效。 2) 2020年12月~2021年12月,ASFV基因缺失的疫苗毒株(主要是基因II型的单基因缺失、双基因缺失的流行毒株)、类疫苗毒的基因1型毒株等的出现;同时由于病毒感染的潜伏期长、临床表现各异、难以被发现,按传统的精准清除方法往往很难成功。所以,几乎在很短的时间,各养猪集团在非瘟防控方面一下子拉到了“同一起跑线”。此艰难时势持续了近1年时间。 3) 2022年6月份开始,基因缺失类疫苗毒株流行情况逐渐减少,而野毒株(基因I型、基因II型)的自然致弱毒株或中等偏弱毒株开始出现,单场可能出现多个毒株混合感染,临床出现以母猪怀孕中后期出现大范围流产为特征、传播速度快、潜伏期短(2~5天、甚至更短)、病毒载量大(有些感染母猪的口鼻拭子核酸检测Ct达到20以下)、感染母猪死亡率在10%以内。目前,各类非瘟病毒交叉存在,非瘟防控形势变得更为复杂。 2、现地案例 北方某集团的一个种猪场(A场),有两个场内生产区:I区、II区,基础母猪存栏2500头、配怀舍有6栋、保育舍13栋(其中部分作为怀孕母猪饲养舍使用)、产房有产床512张(四栋)、公猪站存公猪54头(含后备公猪)。 1)设计缺陷:该场配怀舍为通水通槽设计(50~60头母猪一个大的通槽)。 时间轴 o 指示性病例:2022.11.16实验室监测到第一例病死母猪,口鼻拭子样本监测ASFV Ct=24.03;感染母猪周边环境监测:2个检测点出现非瘟阳性(Ct值分别为33.11、37.86)。 o 初次拔牙:2022.11.19阳性组转移至隔离淘汰区(先后共转移236头母猪);后因病毒传播速度快,1周后主动淘汰全部隔离淘汰区母猪(7天感染率超过78%)。 |
上一篇:奶牛人工授精技术(图)
下一篇:林下散养鸡霉菌性肺炎的防治(图)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