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7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动物保健 作者:明朋 - 小 + 大
2019年新疆地区确诊国内首例牛结节性皮肤病病例,随后在广西、福建、广东、安徽等地传播。牛结节性皮肤病也被称为牛结节疹,该病传染性强,危害性大,病牛皮肤会出现明显的结节病变,同时伴有发烧、消瘦、水肿、孕牛流产、公牛不育等表现。 1 流行病学 结节性皮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品种、性别的牛,尤其是奶牛有着更高的发病率,同时该病亦可危害羊、兔等多种动物,不会对人造成威胁。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潜伏期在28d左右,潜伏期过后开始发病。该病可发生于一年四季,尤以6—9月份高温多雨时节发病率最高,以散发性为主。据统计,我国牛结节性皮肤病发病率为2%~45%,死亡率低于10%,病牛病程可持续12d左右,耐过牛终生免疫。该病主要是通过直接、间接接触等方式传播,健康牛直接接触患病牛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即可感染,或者间接接触被污染的饲草、饮水后亦可患病。病毒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播、胎盘垂直传播、蚊虫叮咬传播,并高度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严重威胁牛生长发育,因此积极做好防控工作尤为关键。 2 临床症状 患有结节性皮肤病的牛,会出现41℃左右高烧,食欲明显下降,严重的食欲废绝,口腔分泌唾液,日渐消瘦,体表有大量结节(疙瘩),结节凸起发硬,触摸时病牛有痛感。病牛有鼻炎、结膜炎,淋巴结肿大,随着病毒的不断传播,病牛全身各个部位,如:头部、颈部、四肢、乳房、生殖器、会阴部等均会出现直径2~5cm的圆形结节,直径较大的结节后期逐渐溃破并结痂,结痂脱落后皮肤表面留下疤痕,口腔糜烂溃疡,四肢水肿,病牛不愿站立行走,严重的跛行。如是公牛患病,其外阴、阴囊出现水肿,后期极易不育,如是奶牛患病则产奶量明显减少,如是孕牛患病,则极易出现流产现象,同时会影响后期发情,乳房炎发病率升高。 3 病理变化 对病死牛尸体进行解剖,可以发现其消化道黏膜、呼吸道黏膜表面有大量结节,心脏肿胀明显,心肌充血并伴有出血现象,肝脏肿胀,胆囊变大至3倍,胆囊外壁有出血斑,脾脏增大、质地硬,同时有出血现象,气管内黏液多,黏膜充血,肺脏肿胀有出血点,胃黏膜出血,淋巴结出血,肾脏有出血点。 4 诊断要点 牛结节性皮肤病诊断时,结合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表现,尸体解剖变化即可做出初步的诊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该病临床症状和牛荨麻疹、丘疹性口炎、伪结节性皮肤病等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极易被误诊,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保证确诊准确性,要重视对实验室检测法的应用。目前,牛结节性皮肤病实验室检测时,常用方法主要包括:病原学方法、血清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等。首先,病原学检查法由涂片法和病毒分离培养法组成,涂片法指的是利用电子显微镜进行涂片检查,可发现有短管状病毒;病毒分离培养法可确认病毒传染力,但其耗时较长、成本较高。其次,血清学实验法中病毒中和实验的应用较为常见,其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最后分子生物学检测法,指的是利用PCR检测法对病死牛皮肤结节等样品进行检测,即可发现病毒,适用于大规模的样本检测,具备较高的效率、敏感性及特异性。 5 综合防控措施 5.1 疫情概述 上犹县蔡某家养殖场,为扩大养殖规模,决定从外地牛场引种。经联络,2021年8月份从某地购入10头黄牛,引种牛入场时并无任何异常,但经过1周后,引种牛中有2头牛脖颈位置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疙瘩,食欲下降,腹部、肛门下方出现结节,并连续有多头牛出现同样症状,结节位置逐渐溃破,然后形成结痂,养殖户自行使用解热镇痛类药物配合抗菌药治疗无效,其中1头牛病重死亡,养殖户随即前来求诊。对病牛进行实际检查,发现其临床症状表现和牛荨麻疹、丘疹性口炎等疾病极为相似,但也存在差异,为避免误诊,决定进行尸体解剖和实验室诊断,对病死牛尸体解剖后,发现消化道黏膜、呼吸道黏膜表面有大量结节,心脏肿胀明显,心肌充血,肝脏肿胀,胆囊变大至3倍,胆囊外壁有出血斑,脾脏增大质地硬,气管内黏液多,肺脏肿胀有出血点,胃黏膜出血,淋巴结出血,肾脏有出血点。实验室诊断时,取病牛抗凝血、口鼻棉拭子、结痂皮样品进行荧光PCR检测,结果显示疑似牛结节性皮肤病,结合引种情况,养殖环境状况,如:气候炎热,高温高湿,圈舍简陋,环境不佳,蚊蝇较多,生物安全防护不到位等,最终诊断为牛结节性皮肤病。 |
上一篇:牛呼吸道疾病特点及防控
下一篇:牛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与治疗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