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3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随着养殖规模和养殖技术的不断扩大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养殖从业者在进鸡后给雏鸡使用一些药物或营养物质来代替传统的单一物质,以减轻进雏后鸡苗因长途运输、环境变化等因素造成的各种应激和集约化亚健康养殖等问题,提高雏鸡的成活率和抵抗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雏鸡是鸡生长过程的的初始阶段,育雏阶段是鸡整个生命周期的基础,该阶段不仅要求饲养生产的精细化管理,而且在育雏阶段预防保健做得好,对于后期的饲养管理也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此阶段合理选用开口药尤为必要。 一、雏鸡发病的原因分析 1、种鸡的防疫保健及选择淘汰强度不够 部分鸡只为隐性带毒(菌),导致病原的垂直传播(或免疫抑制),尤其是霉菌毒素、腺肌胃炎、病毒性疾病、禽沙门氏菌、支原体等疾病较多。 2、雏鸡抗病能力弱,免疫器官发育不健全 在饲养环境中机体易受病原微生物侵袭,加之免疫系统受损,机体免疫接种后达不到预防保护效果,严重影响免疫抗体滴度的高度和整齐度,甚至面临免疫失败风险。 3、种苗质量不稳定 目前市场中种苗质量层次不齐,种(蛋)苗批次的不稳定性带来的诸如弱鸡、瘫痪鸡多,均匀度差等问题饱受诟病。 4、雏鸡的特点决定了育雏的重要性 雏鸡体温调节机能差,易受冷、热应激,如有其它应激因素如长途运输、免疫等促使鸡群继发或感染疾病。 二、雏鸡开口用药误区 1、选择对肝、肾负担较重或毒副作用较大的抗生素如磺胺类、氨基糖苷类药物(如新霉素、庆大霉素)等。 2、盲目选择一些高敏药物如氟苯尼考等作为开口药物,虽然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但也缩小了用于后期防治细菌性疾病药物的选择性,可能也会增加疾病的治疗难度或成本。 3、药物剂量和疗程不合理。在药物剂量方面,随意加大抗生素使用剂量会加重雏鸡肝、肾负担,影响骨骼发育,引起药物中毒等不良影响;剂量不足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疗效,也会增加用药成本。在用药疗程方面,选用营养性添加剂、微生态制剂、中药免疫增强剂及其提取物,在保证使用剂量的基础上,一般无特别疗程要求。对于抗生素类药物按照厂家推荐剂量使用,疗程一般为3-5天。 4、缺乏对开口药使用效果的正确评价。开口药作为预防性用药,其效果不见得立即显现出很大的区别,这主要与雏禽的质量以及生产管理(条件)的水平有很大关系。以笔者的实践经验来说,短期可观察雏鸡一周的体重达标情况和成活率,长期通过提升畜禽体质全面提高最终养殖效益。 三、开口药种类与选择 1、种类:目前市场中常见的雏鸡开口药物主要有抗生素、营养性添加剂、微生态制剂、中药制剂及其提取物等。
2、选择:由于不同种类的开口药物功能和作用亦有不同,雏鸡开口药的选择和联合用药须根据雏鸡实际情况(有无明显疾病、精神状态、开饮采食积极性、均匀度等)和当前的饲养管理水平、饲养条件和流行病发展情况而定。 此外,可优先选择适口性好,使用便捷,肠道易吸收,应激小的药物,抗生素可选择抗菌谱广、毒副作用相对较低的药物,避免选择高敏和对肝肾负担较重的药物。 |
上一篇:猪场批次化生产管理的八大误区
下一篇:自配饲料存在的十大问题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