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5 点击: 次 来源:畜牧兽医圈 作者:佚名 - 小 + 大
2.2 棘口吸虫病 棘口吸虫病是由棘口科(Echinostomatidae)棘口属(Echinostoma)的吸虫寄生于鸡、鸭、鹅等禽、鸟类直肠和盲肠内引起的。 病原:卷棘口吸虫(E. revolutum) 虫体呈淡红色,长叶状,体表有小刺。虫体大小为7.6~12.6mm×1.26~1.6mm。头襟发达,具有头棘。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两个椭圆形睾丸前后排列于体中部后方,生殖孔位于肠管分叉后方、腹吸盘前方。虫卵呈金黄色、椭圆形,大小为114~126μm×64~72μm,一端有卵盖,内含一个胚细胞和很多卵黄细胞。 宫川棘口吸虫(E. miyagawai) 大小为8.6~18.4mm×1.62~2.48mm,两个睾丸呈椭圆形,分叶。除禽、鸟类外,亦可寄生于哺乳动物和人。其他形态结构与卷棘口吸虫相似。 生活史:棘口吸虫的发育需要两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折叠萝卜螺、小土蜗和凸旋螺,第二中间宿主除上述3种螺外,尚有半球多脉扁螺、尖口圆扁螺和蝌蚪。 成虫在禽的直肠或盲肠内产卵,虫卵随粪便排到外界,落入水中的卵在31~32℃条件下仅需10d即孵出毛蚴;毛蚴进入第一中间宿主后,约经32d先后形成胞蚴、雷蚴、尾蚴;尾蚴离开螺体,游于水中,遇第二中间宿主即钻入其体内形成囊蚴。终末宿主禽类吃入含囊蚴的螺蛳或蝌蚪后而遭感染。囊蚴进入消化道后,囊壁被消化,童虫逸出,吸附在肠壁上,约经16~22d即发育成成虫。 2.3 背孔吸虫病 背孔吸虫病是由背孔科(Notocotylidae)背孔属(Notocotylus)的吸虫寄生于鸭、鹅、鸡等禽类盲肠和直肠内引起的。虫体种类很多,常见的为细背孔吸虫(N. attenuatus),在中国各地普遍存在。 病原:细背孔吸虫呈淡红色,体细长,两端钝圆,大小为2~5mm×0.65~1.4mm。只有口吸盘。腹面有3行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的腹腺。两个分叶状睾丸,左右排列于虫体后部。卵巢分叶,位于两睾丸之间。生殖孔开口于肠分叉后方。虫卵大小为15~21μm×12μm,两端各有1条卵丝,长约0.26mm。 生活史:成虫在宿主肠腔内产卵,卵随粪便排到外界,在适宜的条件下,经3~4d孵出毛蚴。遇到中间宿主圆扁螺后毛蚴钻入其体内,发育为胞蚴、雷蚴和尾蚴。成熟尾蚴在同一螺体内或离开螺体,附着于水生植物上形成囊蚴。禽类因啄食含囊蚴的螺蛳或水生植物而遭感染,童虫附着在盲肠或直肠壁上,约经3周发育为成虫。 3、流行病学 3.1 前殖吸虫病:前殖吸虫病多呈地方性流行,其流行季节与蜻蜓的出现季节相一致,多发生在春季和夏季。家禽感染多因到水池岸边放牧时,捕食蜻蜓而引起;同时,含虫卵的粪便落入水中,造成病原散播。 3.2 棘口吸虫病 棘口吸虫病在我国各地普遍流行,对雏禽的危害较为严重。家禽感染主要是采食浮萍或水草饲料,因为螺与蝌蚪多与水生植物一起孳生。 4、临床症状 4.1 前殖吸虫病 感染初期,患禽外观正常,但蛋壳粗糙或产薄壳蛋、软壳蛋、无壳蛋,或仅排蛋黄或少量蛋清,继而患禽食欲下降,消瘦,精神萎靡,蹲卧墙角,滞留空巢,或排乳白色石灰水样液体,有的腹部膨大,步态不稳,两腿叉开,肛门潮红、突出,泄殖腔周围沾满污物,严重者因输卵管破坏,导致泛发性腹膜炎而死亡。 |
下一篇:犬猫膀胱切开术操作详解(图)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