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兽药园地 > 文章

氨基糖苷类药物详解和临床配伍

时间:2022-02-16    点击: 次    来源:兽药法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氨基糖苷类(氨基环醇类)曾称氨基糖甙类,是由链霉菌或小单孢菌产生或经半合成制得的一类水溶性的碱性抗生素。由链霉菌产生的有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等,由小单孢菌产生的有庆大霉素、小诺霉素等,半合成品有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等。它们在化学结构、抗菌活性、药理特点和毒性方面具有共性。由于抗菌活性强,至今仍是对革兰氏阴性(G-菌严重感染有效的和不可缺少的药物,在兽医临床上被广泛使用,在防治猪传染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笔者在长期从事养猪生产和技术服务过程中发现,不少猪场兽医及饲养人员在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方面有许多不当之处,在适应症、用法与用量、配合禁忌等方面存在诸多误区,对其毒副作用认识不足,特别是滥用现象十分严重。为此,根据2005年版中国兽药典《兽药使用指南》和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及有关文献,结合笔者多年来在养猪兽医临床使用中的实践及体会,将正确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方法综述如下,希望能对养猪同仁有所帮助。

一、分类

窄谱氨基糖苷类,包括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主要对抗需氧G-菌。第1代广谱氨基糖苷类,包括卡那霉素、新霉素,抗菌谱比链霉素宽,对几种革兰氏阳性(G+)菌和许多需氧G-菌都有效,但不抗绿脓杆菌。第2代广谱氨基糖苷类以庆大霉素为代表,包括小诺霉素、阿米卡星,共同特征是对第1代品种无效的绿脓杆菌和部分耐药菌也有较强的抑杀作用。

二、杀菌机理及药物作用特点

氨基糖苷类的抗生素可作用于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多个重要环节,主要作用位点是与膜相关的细菌核糖体,它们通过与核糖体30亚基抑制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包括起始阶段、肽链延伸阶段、肽链终止阶段,可使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增强,导致细胞内钾离子、腺嘌呤、核苷酸等重要物质外漏,引起死亡。同时,高浓度的氨基糖苷类可能引起非特异性的膜毒性,甚至导致细菌细胞溶解。本类抗生素在敏感菌体内的蓄积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步骤来完成的,包括需氧条件下的主动转运系统,故对厌氧菌无作用。本类抗生素对静止期细菌的杀灭作用较强,为静止期杀菌药,常用于控制敏感需氧G-菌引起的局部和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肺炎、胃肠炎、尿道炎、皮肤和伤口感染等。

三、本类抗生素的共同特点

1、属杀菌性抗生素

抗菌谱较广,对大多数需氧G-杆菌,如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氏菌、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等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对G+菌作用较弱,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耐药菌株)较敏感;对链球菌作用较差,仅仅是中等程度的敏感或者完全耐受;对多数厌氧菌、真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无效。高浓度时呈杀菌作用,在低浓度下,所有氨基糖苷类都可能仅有抑菌作用,严重感染时可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或氟喹诺酮类联合用药。

2、均为有机碱

能与酸形成盐,制剂常为硫酸盐,其水溶性好、性质稳定、在碱性环境中抗菌作用较强,当pH超过8.4时,抗菌作用反而减弱。

3、杀菌作用呈浓度依赖性

近几年研究表明,本类药的抗菌活性依赖于细菌细胞外抗生素的有效浓度,其杀菌速率、杀菌持续时间及杀菌作用强度与药物浓度呈正比关系。在治疗G-菌感染时,如果使血药峰浓度(Cmax)与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比值维持在8—10倍时,可达到最大杀菌率。在日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单次给药可获得较一日多次给药更大的血药峰浓度,使Cma:dMIC比值增大,从而明显提高抗菌活性和疗效,并可降低适应性耐药和耳、肾毒性的发生率,减少毒副作用和灌药、注射应激,所以多数情况下可采取每日只注射1次的办法,但剂量要按日剂量计算。对免疫抑制性疾病导致的混合感染,每日注射2次是有益的。

上一篇:大观霉素+林可霉素的药物特点与临床应用

下一篇:家畜消瘦症治疗方剂6则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