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9-30 点击: 次 来源:中国畜牧业 作者:张大利 - 小 + 大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畜牧业的生产模式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逐步走向集约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规模化养殖对农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七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中央一号文件都重点提出对新型农民培训的总体要求,要培养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畜牧业又是现代化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民提供畜牧技术是畜牧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每年全国各级畜牧部门都在积极开展这项工作,为普及畜牧科技知识,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们也看到现有的培训方式和方法也存在诸多问题,为切实做好畜牧业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建立一项长效服务机制,切实提高畜牧业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 一、存在的问题 1.多头培训,流于形式和应付了事。目前,参与畜牧技术培训的部门较多,如农业、林业、农机、劳动、妇联、共青团、科协、扶贫办等部门都有相关培训,还有一些企业、社会团体、个体户也进行培训活动,多部门都搞培训,就造成了培训内容重复、零散,缺乏系统和连续性,有的地区的培训,人员寥寥无几或不给点纪念品农民都不去的怪象,甚至有的地区采取弄虚作假的方法,一个培训会挂多个会标,以应付培训工作。 2.畜牧业范围广,培训面窄,多数处于空白状态。目前畜牧业培训主要集中在几大领域,如猪、牛、鸡,其他种类培训相对较少,小品种或特种畜禽基本是空白。这样就导致主要品种多次的重复培训,很多农民厌倦,甚至培训时人员都很难召集,而其他一些品种,农民又很想学习,但又没有培训,甚至连一个咨询问题的老师都找不到,这就造成一种想学的学不到,不想学的还总有的脱离实际的局面。 3.需求差异大,效果差。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以养蜂为例,据问卷调查显示,在随机调查的100名养蜂者中,小学文化及脱盲人员76人,占76%,初中文化程度19人,占19%,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4人,占4%,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人,仅占1%。受文化程度影响,本来学习能力就较差,再加上从事专业的时间长短不一,以养蜂为例,有的养蜂几十年,有的只有一两年或几个月,养蜂技术水平差异很大。而在培训时,老师都是按照统一的模式去讲,讲的内容复杂的,新学的人听不懂,讲得浅了,养蜂时间较长的又不爱听,所以,在选择课程上很难照顾所有人,这样就出现老师在上面讲,农民在下面聊天的现象。 4.培训成本高,费用大。据调查,一个培训机构召开一次培训班,需要租赁场地、聘请授课教师、买纸笔、水、印刷教材、还要给农民提供午餐等等费用。因此,一个人现有的标准是170人/天,如果一个100人的培训班,一天的费用就需要1.7万元,而且还要培训部门有3~4个人对会议进行安排和接待。同时,农民要当天起早从乡下跑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路赶到培训地点,每个人的交通费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综合下来,一次培训的费用就需要两万元左右。 5.重理论,轻实践。目前,绝大多数的技术培训都是由授课老师在台上宣讲,讲得比较生动的,学员听得还比较好。讲课内容实用性不强或是讲课水平较差的,往往是老师在台上讲,蜂农在台下讲,或是在课堂上打瞌睡,而农民往往喜欢实践操作,听课和分析的能力又相对较差,因此即浪费了人力、物力,培训的效果也较差。 6.授课老师水平差异也较大。从授课的老师来看,有的地区请了一些搞专业研究的知名专家,但总体的授课效果并不好,主要是和农民的需要脱节,有的专家是搞基础研究的,知识面比较单一,和农民的需要有偏差,有的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实用的东西不多。而且,老师授课的效果也不一样,有的专家语言表达能力强,深入浅出,农民喜欢听。有的纯理论讲解,枯燥乏味,如果带有方言,学员听不懂,就更不爱听。同时,在当前畜牧技术培训中,新技术较少,农民没有新鲜感。 7.时间短,难以起到实际作用。很多地区组织畜牧技术培训都尽可能的缩短时间。一般培训的地点都设在县城或乡镇,利用大半天的时间,农民早上从各乡村来,到达培训地点就得九点钟左右,培训到中午结束,真正可利用的培训时间也只有两三个小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让农民接受和掌握更多的技术是不可能的,这也是摆在培训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因为时间有限,而每一项技术涉及的内容又较多。只能就某一方面的技术去讲解,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农民真正需要的可能讲不到,而不需要的却讲了很多,白白的浪费了时间。 |
下一篇:技术下乡助力乡村振兴畜牧业发展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