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畜牧科技 > 误区解析 > 文章

非瘟防控中常见的九大误区

时间:2021-05-07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1、检测阴性就一定是阴性?

  猪只表现出不吃料、精神呆滞等症状,我们往往会采样送检、检测结果为阴性就松了一口气,可是检测为阴性就一定是阴性吗?答案是否定的,猪只在发病初期其唾液、排泄物中一般检测不到病毒,而等到检测到病毒时就已经排毒散毒、错过了最佳“灭火”时机。

  2、检测阳性才必须处理?

  部分养猪朋友对待非瘟持观望态度,认为检测阴性就没必要拔牙,这显然是错误的。检测阳性只在早期确定猪场是否发生非瘟时有意义,猪只是否淘汰必须以临床表现为主。在唾液中检测到阳性就意味着已经排毒,临近猪只、整个猪舍甚至整个场区都有可能已经被污染。以检测阳性为准的“精准”拔牙只会造成病毒扩散,猪场陷入拔牙“越拔越多”的泥沼,最终损失惨重。

  3、不吃料就是非瘟?

  现在大家“谈非色变”,特别是已经或正在经历疫情的猪场,猪只不食会引起高度紧张、甚至直接淘汰猪只。有如此敏感的反应是好事,但实际上是否为非瘟应综合多因素判断,如场区及附近有无疫情出现、有无其他症状(高烧、精神沉郁、发绀发紫等)、核酸检测结果以及有无其他疾病的典型特征等。

  除此之外,还应注意观察临产母猪是否有分娩特征(破羊水、有奶水等)、非孕期母猪是否发情。从而区别是否生理不食或其他疾病。

  4、猪价居高不下,应该抓住行情、满负荷生产?

  结合非瘟病毒的传播特点,养殖密度过大会增加传播风险。养殖密度大,在一定的空间内猪只之间接触(直接或间接接触)更加容易,水、饲料、饲养工具等物资的交叉风险上升,虫鼠等动物媒介有更大的概率带毒、散毒。

  因此建议猪场适当降低密度,特别是防疫压力较大的场区或复产场可以考虑将规模调整为满负荷的四分之三甚至三分之二。

  5、认为生物安全就是喷洒消毒水,而忽略了有效消毒、水安全。

  消毒只是生物安全的一个环节,目的是降低病毒载量。并且要真消毒才能实现有效消毒。要实现有效消毒,必须重视“海”“陆”“空”立体消杀。

  “海”,指猪场的水安全。解决水安全问题,一是要硬化地面及地下井周边和围墙周边,防止地表水污染;二是要对猪场用水及猪群饮水进行消毒或酸化处理。

  “陆”,指猪场场地洗消,即清扫,清洗,去脂,消毒,检验。

  “空”,指空气消毒和空气除臭。

  6、非瘟防控过度强调以病为中心。

  非瘟等病毒性疾病防控,尤其在非瘟拔牙过程中,到底该治发病的猪还是猪发的病?也就是说,是应该针对病毒的清除还是猪的体质提高?对于病毒性疾病,没有特效药物,拼的是正气和内功,提升体质是至关重要的。在非瘟防控尤其是拔牙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环境病毒载量的减少,更要重视猪只自身免疫力提升。

  7、非瘟防控有“巨人”恐惧症。

  非瘟病毒体积很大,差不多是蓝耳病病毒的12倍,有人认为病毒体积大就很厉害,无法对付。而实际上,非瘟病毒大不一定是它的强项,而可能是它的弱项,因为大,导致根本进不去正常细胞,所以只要皮肤、天然孔、细胞结构等粘膜屏障完整,粘膜免疫完善,巨型的非瘟病毒粒子就无从下手!

  所以,伤口、注射、应激是非瘟感染的重要途径,通过减少应激、增强黏膜免疫则是很有效的抗非策略。

  8、非瘟防控有接触恐惧症。

  认为只要接触了非瘟病毒,哪怕是一个病毒也会感染发病。其实,非瘟感染是有门槛的,一个病毒不会导致感染!任何病原菌都有一个感染阈值,都有感染门槛!

  9、非瘟防控总想一劳永逸,而忽略了窗口期风险管理。

  非瘟防控存在发情、配种、分娩、断奶、转群、免疫等六大窗口期风险。在窗口期,由于人与猪只频繁接触,黏膜免疫屏障受损,猪群容易出现应激,应激导致氧自由基增多,导致黏膜通透性改变,带毒猪处在排毒期等原因容易诱发非瘟发生。

  因此,在这六大窗口期,我们需要更好的营养方案(免疫营养)、更高的健康度(帮凶清除)、更低的炎症反应(应激管理)、更严的抵御外敌措施(控五流、真消毒)。

上一篇:山区养牛常见的七大误区

下一篇:豆饼作饲料时要注意四忌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