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29 点击: 次 来源:兽医导刊 作者:张云程 - 小 + 大
摘要:目前养殖业中的大部分疾病都能通过各种药物有效地解决,对症下药能够使患病畜禽得到有效地治疗,较快地恢复到健康状态,但是在临床诊断中,如果盲目地使用各种药物或不合理地配置药量,则会引起药物中毒或者畜禽体内存在药物残留,不仅会使养殖者对于药物的支出成本加大,而且还无法保证畜禽类的疾病得到控制,最后药物残留还会对消费者的饮食安全产生威胁。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畜禽类的疫病可以说是在养殖过程中的首要威胁,所以这也就要求兽医人员有着极高的专业知识素养,但对于基层兽医而言,因为其专业能力不强,所以在用药时经常会出现误区,所以通过常见的用药误区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基层兽医的专业能力,使之更好地为养殖者服务。 1 药物配伍不合理 通过合理的药物配伍能够发挥药物的最大功效,提高药物的杀菌和治愈能力。然而在基层的兽医服务之中,部分基层兽医人员往往只重视多种药物协同治疗增强疗效,却忽略了药物相互排斥降低药效。如对于处理一个简单的疫病,往往两三种、三五种药混合在一起进行注射或者饮水,其本身通过一种药物就能康复,多种药物配伍使用治疗不仅没能达到其应发挥的功效,耽误了病情,而且还加大了用药耗费,给养殖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所以,在兽医临床上,应该特别重视药物之间的禁忌,熟练掌握各种药物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在治疗过程中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崇拜新药 通过调查发现,某些基层的兽医容易受到制造厂家中新药的引导,其对新药的作用往往都较为夸大,基层的兽医人员在购买兽药时也一昧的追求新药,一旦畜禽类患病,则会立刻使用新药治疗,一些本来通过常规药就能治好的疾病,却要花高价购买新药进行医治,虽然最后使用新药也能够将患病畜禽治好,但是由于其使用的新药价格昂贵,所以在出栏时结合养殖的其他成本考虑,可能会造成亏本、平本或者盈利不多。所以,对于基层兽医和广大养殖者而言要做到科学使用新药。不管是新药还是老药,基层兽医和消费者所追求的应该是其药效,而不是新旧,只要能够治好患病畜禽的疾病、价格合理、药物副作用或者药物残留较小,就是好药品。 3 商品名称夸大效果 大部分养殖者都会被药品的名字吸引住,如“一针清”、“包百病”等, 药物生产厂家也抓住了养殖者的这一特点,故意在名字之中过大地夸大药效,从而刺激消费,且还会有抬高价格的趋向。在这些“特效药”之中,如果消费者仔细阅读其药物成分,可能不难发现其成分只是平时所使用的抗菌素类和抗病毒类药物。若盲目进行购买,不仅没有对症下药,而且还有可能延长病情,增加养殖的患病风险。 4 不对症用药 市面中的任何一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抗病原作用,只有对症下药,才能发挥出药物的最大价值和效果。然而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存在部分基层兽医和养殖者在完全没有弄清楚畜禽类病因的情况下就盲目下药——首先使用大量的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若没有效果就再使用其他的药物碰碰运气。事实上,某几种疾病的发病现象非常相似,只有通过细微的观察才能够发现其中的不同,然而养殖者仅仅根据其表面的发病现象就胡乱用药,其结果不但治疗效果不佳,而且浪费了大量的物力财力,给养殖者带来了经济损失。 5 免疫接种与抗生素同时使用 大多数的养殖者都知道抗病毒药物可能造成机体免疫的失败,在接种疫苗时避免使用抗病毒药物,而往往误以为抗菌药物对于疫苗没有影响,在使用疫苗前后还继续使用抗菌类药物。事实上某些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对动物的淋巴细胞的增殖也有一定的影响,会影响疫苗的免疫应答反应。 6 忽视综合防治 部分养殖者会认为,只要患病畜禽接种疫苗或者通过药物治疗康复以后就不会再次患病,从而对于养殖场内的环境清理、消毒等必要工作逐渐放弃。事实上,单单通过接种疫苗虽然能够为畜禽类提供抗体进行免疫,其在接种疫苗后仍然存在感染疫病的可能,所以,只有通过综合防治的方式才能将患病的几率降到最低。 7 结语 总之,在对畜禽的治疗过程中还有很多误区,且能够做到合理用药也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无论是兽医还是养殖人员,必须做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分析畜禽的发病临床表现,对症下药,以达到药物的最大疗效和最小的不良反应。 |
上一篇:猪场消毒时易忽略的三个细节
下一篇:肉鸭消毒容易出现的五个误区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