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15 点击: 次 来源: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 作者:张胜利,孙东晓 - 小 + 大
(二)我国奶牛育种发展现状 我国奶牛育种工作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使奶牛群体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特别是2008年实施《全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2008-2020年)》以来,奶牛良种覆盖率显著提升,推动了全国奶牛群体平均生产水平大幅提高,2020年全国奶牛平均单产已达到8300千克,接近德国(9873千克)、法国(9048千克)、瑞士(8724千克)等欧洲一些发达国家水平(数据来源:世界荷斯坦联盟(WHFF))。 1.初步构建了奶牛遗传改良技术体系。全国建设了39个生产性能测定中心、1个全国奶牛数据中心,遴选了10家国家奶牛核心育种场;现有22家奶牛种公牛站,年产冻精能力达1500万剂;组建了北方联盟、香山联盟等奶牛育种自主创新联合体,联合育种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2.奶牛个体性能测定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原农业部实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项目,促进了奶牛DHI测定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全国测定奶牛数量达到129.5万头,但与奶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奶牛DHI参测比例仍较低,尚不足30%,测定数据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3.奶牛基因组选择技术得到应用。2012年,我国自主研发建立了奶牛基因组选择技术平台,构建了中国荷斯坦牛基因组选择参考群体,全面启动荷斯坦青年公牛基因组遗传评估,目前累计对3488头青年公牛进行了基因组遗传评估,显著提升了我国奶牛育种技术水平。研究制定了中国奶牛性能指数(CPI)和中国奶牛基因组选择性能指数(GCPI),每年定期发布《中国乳用种公牛遗传评估概要》,指导全国奶牛场科学选种选配。但参考群体规模小,仅有9000头多母牛和400头验证公牛,与北美和欧洲相比评估准确性不高。
图6 中国乳用种公牛遗传评估概要
图7 奶牛基因组选择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情况 |
上一篇:经典猪瘟的特征性病理变化(图)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