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02 点击: 次 来源: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作者:王立贤,王立刚 - 小 + 大
三、问题与差距 虽然我国的猪育种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也不可否认,国内种业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是客观存在的。例如:国外先进育种水平大白猪的达100kg体重日龄可以达到148天,比我国生猪核心育种场种猪快15天;国外先进育种水平的大白猪产仔数能达到15头,比我国生猪核心育种场种猪多2头。而种猪生产水平的差距也反映出我国的种猪育种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育种体系不够完善。在我国的种猪育种体系方面,专业化的种猪公司还处于发展阶段,联合育种由于疫病、数据的可靠性、利益分配机制不畅等因素,进展缓慢。联合遗传评估由于条件还不够成熟,只能进行单个场评估,数据积累还比较少,遗传评估的准确性有待提高;遗传评估服务、技术推广服务效率还比较低。 2.新技术的应用滞后。国际上,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应用BLUP进行遗传评估,准确性提高了30%以上,也加快了遗传进展,特别是在繁殖性能的选择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在实际大规模应用方面落后了十多年。2012年,国际上开始实际应用基因组选择,我国个别企业在2014年开始尝试。2017年全国畜牧总站开始组织专家、企业组建我国的猪基因组选择参考群,已经落后了国外5年。在表型自动化、智能化测定方面,我国虽然在技术上已走到国际前列,但是应用程度低,还没有对育种形成实际贡献。 3.测定基础薄弱。我国生猪育种传统上是表型选择,从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实施之后,种猪测定才逐步重视和规范。总体而言,我国种猪测定基础非常薄弱,测定的数量少、性状少,中心测定站容纳能力有限,企业不能长期坚持测定。当前,我国种猪测定性状主要为总产仔数,达100Kg体重日龄和背膘厚。15万头的核心群,平均每年场内测定仅30余万头,测定量为核心群的2倍。5个省部级种猪测定站,每年测定量约为2000头。国际上种猪测定性状10多个,甚至更多,每年测定数量是核心群数量的7-10倍,单个中心测定站年测定量在3000-6000头。 4.育种投入少,持续性不强。动物育种投入大、风险高、见效慢。长期以来,企业投入动力不足。我国在动物育种上一直没有专项经费支持,虽然每年有现代种业提升工程,但这是基本建设项目,不能用于选育、测定、新技术的应用等,育种的科技项目最近五年也没有被列入国家计划。 5.疾病威胁严重。我国猪的疫病复杂,生物安全状况不佳,一些主要疾病还没有得到净化,疾病的反复感染和较差的健康状况也影响了育种效果的发挥,甚至使几年的育种工作前功尽弃。 6.地方猪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我国地方资源丰富,肉质好、抗逆性好、耐粗饲,是生产特色猪肉的种源基础,但普遍存在生长缓慢、屠宰率偏低、背膘较厚、瘦肉率低等缺陷,需要选育或杂交利用,目前更多的重视杂交,对选育重视不够,遗传的稳定性、产品的一致性需要提高。 四、“十四五”发展方向 “十四五”期间,我们要坚持立足国内、自主创新、提质保供的发展战略,聚焦生猪种业质量、效益、竞争力提升的总目标,大力支持专业化育种和联合育种发展。 1.持续实施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我国2009年实施的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构建了育种核心群,建立了规范的种猪登记、性能测定体系和遗传评估系统,设立了服务于遗传交流的公猪站,实施了基因组选择项目。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不仅提高了企业的育种积极性、也使我国育种技术水平和企业的育种工作逐步科学,并且取得了显著的育种效果,为我国猪育种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十四五”期间,我们应持续实施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加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的管理,鼓励进行疫病净化,对于育种工作成效显著、猪群健康的核心场加大支持力度。 2.构建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尽管我国生猪产业总体规模较大,但是缺少如PIC的大型高水平生猪种业企业,缺乏龙头,人才配备、设施装备和新技术应用都比较落后,种猪培育与遗传改良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十四五”期间,我们应培育并发展壮大育种主体,包括育种企业、育种专业协会等,推动我国基础育种工作。一方面,应在国家层面系统谋划,引导建立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联合育种体系,要做实落地;另一方面也应该引导培育一批有实力的大型种猪企业,充分利用其资金、技术、管理、市场推广等优势。最终形成“联合育种+大企业育种”并行的发展格局。 3.进行持续技术研发,提升育种创新能力和效率。育种创新能力和效率是种猪培育的基础之一,针对当前表型测定费时费力和疫情防控要求,“十四五”期间,我们应研制非接触式、准确自动化的性能测定技术,提升精准表型数据获取能力,整合扩繁群、商品猪信息于遗传评估体系;升级现有基因组选择技术,发展整合基因功能注释、转录组、调控元件、表观遗传等生物信息的基因组选择技术;基于基因组信息的选配和杂种优势利用技术。 4.加强地方资源的开发,推动地方资源利用。我国地方猪种普遍具有优质、抗病抗逆特性,这也是猪育种重要的方向。“十四五”期间,我们应基于基因组、转录组、代谢组等多组学手段,结合基因编辑技术,系统解析肌肉生长发育、脂肪沉积、抗病抗逆形成等方面遗传机理,挖掘出重要经济性状的功能基因或分子元件,为我国猪优质、抗病抗逆新品种培育提供支撑。利用引进、地方两类资源,坚持自主选育,培育肉质优良、抗逆新品种,满足我国优质肉产业发展对高端品种的需求。致谢:以上内容参考了《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中国养猪业图史》《中国培育猪种》《中国现代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生猪分册》及部分国外文献等,在此表示感谢。 |
上一篇:牧场奶牛梭菌病的防控(图)
下一篇:牛结节性皮肤病免疫技术(图)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