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05 点击: 次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赵皖平 - 小 + 大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巨大冲击,是对按时实现全面脱贫的重要考验。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我们需要科学分析、有针对性地确定化解办法,确保全面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 打乱扶贫工作节奏,扶贫质量存在下降风险。我国的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严谨且精密,工作计划更是早早就布置好。然而突发疫情导致从中央到地方的脱贫攻坚工作进程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扰乱,部分工作不得不暂缓、顺延。疫情结束后,部分地区为求加快工作进度,不排除可能会造成扶贫质量下降的风险。 致贫不利因素叠加,贫困户脱贫难度增大。目前,未脱贫的贫困户属于脱贫难度非常大的群体,此次疫情成为叠加在原有致贫因素上的又一个风险因子,导致贫困治理问题更加复杂,并可能产生放大效应,使得脱贫工作更增添难度。 疫情作为偶发因素不仅将冲击已脱贫人口的脆弱性,而且可能会诱发新的致贫因素,要高度警惕此次疫情可能造成的返贫问题。 “边缘户”致贫风险高,新增贫困人口风险上升。疫情的发生将主要从健康和收入两方面对其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成本上升、效率下降、不确定性增加,帮扶机制困难重重。由于发生范围遍及全国,且正值春季生产关键时期,疫情对脱贫攻坚帮扶机制的影响既广且深,重点帮扶措施如产业、教育、医疗、易地搬迁等,几乎都受到程度不同的不利影响,工厂停产、开学延迟、农民工外出务工推迟且手续增加等,不仅增加各项帮扶措施的交易成本,同时拉低帮扶效率。此外,疫情可能造成国内外宏观形势变化,如国内保持经济增速的压力陡增、国际环境不利因素增多等,也将给各项帮扶措施的实施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尤其是其中一些目前尚难预计的隐性问题可能要到下半年才显现出来。 扶贫干部双线作战,身心健康上的压力很大。扶贫干部奔走在扶贫战线的最前沿,奋战在防控疫情一线,战“疫”又战“贫”。即使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他们仍然要保证按质按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政策建议: 及时调整顶层部署,资金人力双管齐下。建议中央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及时对今年脱贫攻坚总体部署进行动态调整,对疫情较重地区,不仅2020年新增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要适当倾斜,而且要根据各地区现实情况酌情考虑增加人力支持,必要情况下可以通过增派专项小组或者工作队的方式支援疫情特别严重地区扶贫工作的开展。 将重大疫情防控、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嵌入贫困治理,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深刻领悟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精神,将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嵌入到未来贫困治理政策制度中,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成果,并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 具体包括三个环节,一是将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嵌入到养殖业中,进一步规范养殖业,强化生物风险防控。二是将疾病预防防控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重大疫情救治体系以及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重大疫情应急响应机制等嵌入到医疗体系中,夯实城乡医疗卫生基础,建立长效、可持续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基层医疗应对重大突发疫情的能力。三是将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国家储备体系、应急物资采购供应体系、集中生产调度机制等嵌入到粮食等战略物资的生产布局规划中,加快完善战略物资储备制度。 科学评估疫情影响,及时出台行动方案。各地区要及时评估疫情对本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影响,及早预判、及早谋划、安全行动。根据评估结果,出台具体方案,分区分时段稳健开展脱贫攻坚;在金融、税收和财政等方面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扶贫产业等予以适当的优惠与倾斜。 明确目标群体,升级强化监测机制。重点围绕贫困户按时全面脱贫、杜绝脱贫人口返贫、防止“边缘户”成为新增贫困人口三方面,升级强化对贫困户、已脱贫人口和“边缘户”等目标群体的监测机制。 灵活调整帮扶机制,在风险中抓机遇。虽然疫情增加了现阶段农产品市场的风险,但疫情结束后农产品市场却可能会产生新的机遇,应科学分析趋势走向,抓住机遇,提升帮扶措施效果。 将疫情防控纳入考核机制,明确奖惩依据。将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重大专项任务指标纳入2020年度脱贫攻坚考核机制中,并合理加大疫情防控指标的权重。对在疫情防控中成绩突出或做出较大贡献的地区和个人,给予奖励;对于工作不到位的要严格问责。 重视扶贫干部健康,设立医疗绿色通道。建议为扶贫干部设立医疗绿色通道。在疫情结束之前,对一线扶贫干部适当予以口罩、酒精等医疗器械的倾斜,保证扶贫干部的身体健康;疫情结束后,在常规体检之外,可考虑为他们增加1-2次体检。 |
下一篇:赵德峰: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几点思考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