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物诊疗 > 牛羊病防治 > 文章

奶牛布鲁氏菌病的防治

时间:2019-08-29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白二豪 - 小 + 大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牛、绵羊、山羊、猪、犬等家养动物和人均可以感染发病。动物发病症状为流产、不育、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人感染后引起波浪热。本病危害养殖业和乳业,影响人类健康。

一、病原

牛布鲁氏菌病多由牛流产布鲁氏菌引起,其次羊种布鲁氏菌,极少由猪布鲁氏菌引起。布鲁氏菌呈球形,球杆状和短杆状,常散在,不形成芽孢和荚膜,无鞭毛,革兰氏染色为阴性。37℃需氧或者厌氧条件下培养,在血清肝汤琼脂培养基上,呈圆形、隆起、边缘整齐的无色菌落。菌落有光滑型和粗糙型之分。布鲁氏菌对环境抵抗力强,但对消毒剂和湿热的抵抗力较弱,用1%的苯扎溴铵溶液,2%的来苏儿等消毒液可在1h内杀死。

二、流行病学

布鲁氏菌可分为10个种,不同的布鲁氏菌都有宿主倾向性。大多数感染布鲁氏菌的动物都和其特定的带菌宿主有接触史,但不同的物种间也可以发生交叉感染,尤其有长期而密切的接触史的情况下,交叉感染更易发生。

牛布鲁氏菌病在世界各养牛国家广泛存在。牛流产布鲁氏菌的携带者包括奶牛、黄牛、水牛、非洲水牛、野牛、麋鹿和骆驼等。野猪也可以带菌。当流产布鲁氏菌大流行的时候,其他多种物种也可以成为该菌的宿主,如马、山羊、羚羊、猪、浣熊等。

动物通常因为接触了感染动物的胎盘、胎液或阴道分泌物而感染,感染动物在流产或足月分娩后具有传染性。流产布鲁氏菌可存活于牛奶、尿液、精液和排泄物中,在牛奶中可长期存活,也可能呈间歇性存在。乳腺和乳腺淋巴结也可能被感染,并经乳汁排菌。许多感染了流产布鲁氏菌的牛成为该菌的慢性携带者。健康牛在接触或食用染菌物后可发生感染,流产布鲁氏菌还可以通过皮肤伤口传播。虽然通过性传播并不多见,但有报道将污染的精液通过人工授精方式输人子宫时可导致发病。流产布鲁氏菌还可以通过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传播。在潮湿、低温、阴暗的环境下该菌可在水、流产胎儿、粪便、毛、干草、衣物等中存活数月。该菌可抵抗干燥,尤其在具有机物的环境中可存活于灰尘和土壤中,低温环境中存活时间更长。

三、症状

牛感染布鲁氏菌后通常表现为流产或死胎。流产多发生于妊娠后期。

有些病牛流产后仍能受孕及产犊,但牛犊通常特别虚弱,并在出生后短期内死亡。已流产过的母畜再次流产的时间一般比第一次流产的时间要迟,流产时除在数日前表现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时起时卧、阴唇肿胀和乳房肿胀等分娩预兆外,布鲁氏菌感染导致母牛妊振中期流产有生殖道发炎症状,如从阴门流出黄红色或灰褐色的黏液。流产胎儿多为死胎或弱胎,母牛发生子宫内膜炎,导致胎衣不下。有的病牛虽然自愈,但可能出现不孕症。

在新感染牛群中,大多数母牛都将流产一次。如在牛群中不断引进新牛,则疫情可能持续更长时间。若牛群不断进行更新,由于流产过1-2次的母牛可以正常产犊,疫情好像停止,加上饲养管理得到改善,病牛也可能有半数自愈。但这种牛群绝非健康牛群,在新引入的易感牛增多情况下仍可引起大批流产。

四、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涉及面广,受损组织不仅包括肝、脾、骨髓、淋巴结,面且还累及骨、关血管,神经、内分泌及生殖系统:不仅伤器官的间质细胞,而且还伤实质细胞,其中以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病变最为显著。

剖检常见的病变是胎衣增厚并有出血点,呈黄色胶样浸润,表面覆有纤维蛋白和脓液。流产牛的子宫黏膜或绒毛膜的间隙中有污灰色渗出物或脓块。

以下为病灶的主要病理组织学变化:

1. 渗出变性坏死性改变主要见于肝、脾、淋巴结、心、肾等处,有浆液性炎性渗出,夹杂少许坏死细胞;

2. 增生性改变 淋巴、单核吞噬细胞增生,疾病早期尤其明显。常呈弥漫性,稍后常伴纤维细胞增殖。

3. 肉芽肿 炎性肉芽肿可发生在生殖道、乳房、乳房淋巴结及其他淋巴组织,有时也会发生在关节和滑膜。病灶中可见由上皮样细胞、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组成的肉芽肿。肉芽肿进一步发生纤维化,最后造成组织器官硬化。三种病理改变可循急性期向慢性期依次交替发生和发展。如肝脏,在急性期内可见浆液性炎症,同时伴实质细胞变性、坏死;随后转变为增殖性炎症,在肝小叶内形成类上皮样肉芽肿,进而纤维组织增生,出现混合型或萎缩型肝硬化。

上一篇:牛常见胎产病的病因及防治

下一篇:犊牛肺炎的防治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