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8-02 点击: 次 来源:新京报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第194号公告,“为了维护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决定停止生产、进口、经营、使用部分药物饲料添加剂,并对相关管理政策作出调整”。同时,“改变抗球虫和中药类药物饲料添加剂管理方式,不再核发‘兽药添字’批准文号,改为‘兽药字’批准文号,批准文号变更工作将在2020年7月1日前完成”。 公告要求,自2020年1月1日起,退出除中药外所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兽药生产企业停止生产、进口兽药代理商停止进口相应兽药产品,同时注销相应的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和进口兽药注册证书。此前已生产、进口的相应兽药产品可流通至2020年6月30日。 为何要“禁抗”“限抗”?禁抗之后,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记者采访了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武书庚,他说,“自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药物添加剂作为饲料添加剂已经开始应用于畜牧业生产。50多年来,畜产品从奢侈品成为价廉质优的日常食品,饲料药物添加剂的功劳不可否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抗生素的滥用也引发了种种问题,例如药物残留、细菌耐药性、环境污染等,所以在今天,饲料‘禁抗’、药物‘限抗’已经是大势所趋”。 历史:它使畜产品从奢侈品变成日用品 自1940年青霉素问世以来,抗生素成为人和动物健康的重要保障。武书庚说,“因抗生素残渣或抗生素有促进动物生长的作用,故作为饲料添加剂,得到广泛应用。从1950年起就曾有数十种抗菌促生长剂在欧盟投入使用,如四环素、青霉素、螺旋霉素、维吉尼亚霉素、杆菌肽锌、泰乐菌素、黄霉素和阿伏霉素,以及化学合成的喹乙醇和卡巴氧等。”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武书庚介绍说,“药物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畜牧业生产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为起始阶段,使用的抗生素多为人畜共用的抗生素;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专门用于畜禽饲料的抗生素;20世纪80年代筛选研制出新的不易被肠道吸收、无残留、对人类更安全且更有效的抗生素。” 我国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起步较晚,武书庚说,“虽然上世纪50年代已经开始把抗生素残渣作为食用动物的饲料使用,但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有目的的用低剂量抗生素饲养动物开始日趋流行。” 为何要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它曾经起到过什么样的作用?武书庚说,“在养殖业的发展中,药物饲料添加剂起到过重要的作用。首先,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最大程度地提升了治疗和预防动物传染病及其他疫病的可能性,这使得规模化养殖有了实现的基础。在规模化养殖中,疫病如果得不到控制,几乎就是灾难。相对于注射和口服给药,饲料给药对动物的应激小,且给药准确、便于实施,在预防、治疗动物疾病的同时还能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具有其他给药途径无法取代的优势。其次,规模化养殖的实现,极大地提升了畜产品的供应量,半个多世纪以来,畜产品不再是奢侈品,而成为价廉质优的日常食品,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作用无可否认。” 解读:药物饲料添加剂到底有哪些 此次禁止的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究竟有哪些?武书庚解释说,“饲料添加剂原来包括药物和非药物饲料添加剂,其中,非药物添加剂又包括营养性和一般饲料添加剂。2020年以后将不再有药物饲料添加剂。” 原农村部公告第168号收载了33种药物饲料添加剂,武书庚介绍说,“其中6种早已经禁用;14种抗球虫药和2种中兽药,均由‘兽药添字’改为‘兽药字’,可在商品饲料和养殖过程中继续使用;而11种促生长类抗生素未来将完全禁止使用。” |
下一篇:人民网:猪价为何抑制不住?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