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0 点击: 次 来源:兽医导刊 作者:李毅 - 小 + 大
破伤风又称“强直症”或“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深部感染引起的一种神经系统损害的人畜共患病。人和多种动物均可感染,羊只感染后全身肌肉出现强直性痉挛和对外界刺激反射兴奋性增高为临床特征。该病目前分布较为广泛,呈散在发生。羊只发病经常引起死亡,不仅严重损害养羊业的经济效益,还威胁人和其他动物的健康。为了提高羊生产过程中本病的防治效果,本文通过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等方面对羊破伤风的诊断与防治进行阐述,供大家参考。 1、病原 破伤风梭菌简称强直梭菌,革兰氏阳性厌氧大杆菌,菌体细长,多单个存在,常形成芽孢,位于菌体的一端,形似鼓槌状或球拍状,菌株可有鞭毛,能运动,不形成荚膜。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和动物的粪便中可检出该菌,尤其是施农家肥的土壤、腐臭的淤泥中,其繁殖体的抵抗力与一般细菌相似,一般消毒剂均可将其杀死,如碘酊、漂白粉、双氧水等。但形成芽胞抵抗力很强,能耐热,在土壤中可存活几十年。该菌对青霉素敏感,磺胺类药物次之,链霉素无效果。 2、流行特点 易感动物主要为单蹄兽,猪、羊、牛次之,犬、猫偶见发病,家禽自然发病者罕见。实验动物中,以豚鼠、小鼠最易感,家兔有一定抵抗力。人也可感染,易感性也较高。幼年动物易感性高。传染源为患病动物和携带者。感染途径常为各种创伤,如羊只外伤、去势、手术、产后感染等,接触到含有破伤风梭菌的土壤或其他污染物而感染。舒秀远、陆秋芬等在《一起山羊阉割引起破伤风的诊治报告》中显示,3 只不留种小公羊进行阉割手术后出现破伤风。 3、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5 ~ 20d,成年羊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病程的中后期出现四肢僵直,羊头后仰,双耳直立等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症状,伴发瘤胃臌气。轻者采食、咀嚼缓慢;重者,牙关紧闭,不能采食和饮水,口腔内唾液增多,发生流涎。因全身肌肉痉挛而出现颈部和背部强硬,腹部蜷缩,外观似“木马样”。不能行走,扶起后,一经放手,突然摔倒。对外界较轻微刺激即可表现为惊恐不安,甚至痉挛。 羔羊常因脐带感染而发病,可在羔羊中流行,出现较明显的角弓反张症状,多数病例发生腹泻,病死率极高,可达到100%。 病羊轻者体温、脉搏无明显变化,有的重症病例体温增高。末期病例常出现呼气浅表,心律不齐等症状。病死率为45% ~ 90%。 4、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木马样姿势”),结合曾有创伤的病史即可做出确诊。对症状较轻的病例可与癫痫、脑膜炎、狂犬病、肌肉风湿症等病进行鉴别诊断。 5、防治 5.1 预防。 1)预防注射。在常发地区可定期对易感动物接种破伤风类毒素, 如阉割动物手术前1 个月。对临床上较大较深的创伤,尤其是感染创伤,使用3% 双氧水、5% ~ 10% 碘酊等进行彻底消毒,并注射破伤风抗血清,同时给予青霉素进行药物预防。 2)防止外伤感染。养殖过程中, 坚持加强卫生消毒制度,加强饲养管理,避免羊只出现外伤。一旦发生外伤或手术创伤,应严格按照外科方法及时处理,防止感染。如阉割、断脐等手术时的器械应严格消毒,整个过程应进行无菌操作或彻底消毒。降低环境中细菌的含量,尤其是土壤、粪便。 5.2 治疗。对发病的羊只检查创伤,如有创伤按外科方法进行处理, 除此之外还应进行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 1)药物治疗。早期病例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治疗,效果较好。剂量为20 万~ 80 万IU,分3d 注射或一次注射。也可使用乌洛托品进行配合治疗。另外,也可采用中草药进行治疗,安桂香在《家畜破伤风醋灸、中西药结合治疗法》中提出,可用防风、羌活、天麻、炒僵蛋、天南星、脱壳、金蝎、川芎、清半夏、姜白藏,用黄酒为引可以治疗家畜破伤风。 2)对症治疗。镇静解痉可使用氯丙嗪、水合氯醛、硫酸镁,对于咬肌痉挛者可应用普鲁卡因进行开关穴和锁口穴注射。 作者:李毅/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上一篇:奶牛热射病、日射病的救治
下一篇:肉牛三种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及治疗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