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畜牧科技 > 误区解析 > 文章

霉菌毒素防控的三个误区

时间:2019-03-25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孙国亮 - 小 + 大

霉菌毒素的危害尽人皆知,尤其是黄曲霉毒素B1,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氰化钾的10倍,它广泛存在于饲料原料中,尤其是花生和玉米,1ppm的剂量即可致死畜禽,防控不力的养殖企业也会造成循环污染,例如奶牛的饲料霉菌毒素污染就会造成奶源污染,饲料与养殖企业在建立预防式品控体系的同时,不可忽视对霉菌毒素尤其是黄曲霉毒素的防控,将霉菌毒素的防控列入原料品控的必检与抽检指标中是有效预防饲料品质事故的关键。近期笔者与饲料企业与养殖企业交流中,有不少企业的管理者对防控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仍有误区,今天笔者予以分享:

误区一:霉变的原料经过暴晒或者压片膨化后会去除霉菌毒素。

霉菌毒素具有非常稳定的化学性质,只有在280度以上的高温才会有破坏作用,它对热不敏感,100度/20个小时也不能完全去除黄曲霉毒素,因此饲料或者养殖企业在采购使用膨化/膨胀玉米、普通玉米粉或者玉米副产品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对供应商原粮的抽检或者在合同中注明加工使用玉米的产地及卫生指标要求以防止可能发生的霉菌毒素超标污染事故。

误区二:霉变的原料过筛或者脱皮后会去除霉菌毒素。

在我们行业内有部分饲料企业的工艺中会有脱皮工艺和过筛工艺,玉米经过筛后会去除原料中的有机和无机杂及清除大部分霉菌传播的介质类似于感染霉菌的破碎粒等,尤其是玉米色选机等除杂工艺,玉米经过脱皮后也会更加清洁和去除大部分霉菌,但是上述两种工艺仍不能彻底去除已经感染霉菌毒素的玉米或者其他原料,因为感染霉菌毒素的玉米、小麦或者其他原料不一定是不完善粒,或者也有的是肉眼观察不到的霉菌毒素污染。

误区三:霉变的原料添加吸附剂或者其他脱霉剂可以去除霉菌毒素。

脱霉剂或者吸附剂本身就是一种亡羊补牢的防控措施,市场上销售的吸附剂或者防霉剂并没有像其所说的那样好的吸附或者防霉效果,除非自己亲自做实验来验证。配方中不可添加量过大或者过于听信其效果,任何物理、化学及生物微生物防控措施都不可能完全去除霉菌毒素。



如何有效防控霉菌毒素的污染制造精品饲料呢?笔者认为还是从源头把控,就像以前笔者以前所讲天然的原料才是最好,企业要根据最新版的《饲料卫生标准》来制定企业的原料查验标准,企业制定的霉菌毒素标准一定要比国标再低一点这样的话才会有缓冲的空间,对来样的原料必须按照科学采样法认真采样检测,对霉菌毒素超标污染的原料进行一票否决制,入库待检的原料霉菌毒素超标也应该通知供应商退货,切不可因小失大,到最后因饲料霉菌毒素超标污染造成养殖企业损失索赔或者客户大量流失的时候则后悔晚矣。

上一篇:鸡呼吸道病防控观念的纠偏

下一篇:水禽养殖中兽药使用常见误区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